时间: 2025-05-02 22:2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0:11
春雷一声万簪玉,
参差乱迸莓苔绿。
斩来扫叶当径烧,
何异燃萁煮秋菽。
登盘查牙玉版肥,
焦尾碎剥苍龙皮。
山人大嚼无以报,
写作林间烧笋诗。
春雷轰鸣,万物复苏,竹林间的竹笋如同万根玉簪般挺立;
苔藓参差不齐,绿意盎然,似乎在争相吐露新芽。
砍下竹笋,扫去杂叶,在小径上火烧,
这和用萁煮秋豆又有什么不同呢?
盛在盘子里的竹笋,牙齿一咬,鲜美可口;
焦香的竹笋皮,像是剥下来的苍龙之鳞。
山里的人们大口吃着,无法用言语表达感激,
于是便写下这首关于烧笋的诗。
杨基,明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抒发生活情感,体现了对乡土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此诗作于春天,竹笋正是生长时期。诗人恰逢竹林间,品尝烧笋的美味,因而生发创作灵感,记录这一美好瞬间。
这首诗以春天的生机为背景,描绘了竹林中的竹笋生长与烧烤的场景,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和生活的乐趣。首句“春雷一声万簪玉”开篇便以生动的比喻勾勒出春天的来临,竹笋如玉簪般挺立,令人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接下来的描写则将目光聚焦于竹林中的细节,苔藓的绿意与竹笋的生长相得益彰,创造出一种生动的视觉效果。
在表达竹笋的美味时,诗人用“焦尾碎剥苍龙皮”的形象,巧妙地将竹笋与苍龙的皮肤相比较,增强了竹笋的珍贵与美味。最后一句,山里的人们因为美食而无法用言语表达,继而写诗记录这一情景,体现了人们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与赞美。
整首诗不仅是对竹笋的赞美,更是一种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乡土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通过描绘竹林中的竹笋生长与美味,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恩,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诗中“万簪玉”指代什么?
诗中描绘竹笋的比喻是?
诗人用什么来形容竹笋的外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