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4:28
寄海盐杨寨官
作者:杨基 〔明代〕
海屿通村险,边城出敌遥。
旗灯秋雨塞,铃柝夜沟潮。
士饱争投石,农闲数舞箾。
毋令废收获,高陇有枯苗。
这首诗描绘了海盐杨寨的危险与生活状况。海岛与村庄相连,地势险要,边境城池离敌人较远。秋天的雨水洒落在边塞,旗帜和灯火显得格外凄凉,夜晚的潮水在沟渠中涌动,铃声和哨声在耳边回响。士兵们饱餐后争相投石,农民们在闲暇时刻跳起舞来。希望不要让收获的季节被耽误,田野高处的苗子已经枯萎了。
作者介绍:杨基(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著有多首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描写边塞及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安定、边境防卫的重要时期,诗人通过对海盐杨寨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海盐杨寨的描写,展现了边远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险要的地势和边境的安宁,暗示着安全与危险的交织。后两句则通过士兵与农民的对比,表现出战争与和平的矛盾。士兵们在战争中饱餐,农民则在闲暇时舞蹈,体现出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诗中“毋令废收获,高陇有枯苗”的警示,彰显了对农田收成的重视。诗人用“枯苗”象征着被忽视的劳动成果,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关切。整体而言,诗歌不仅描绘了边塞生活的细腻景象,还传递了对和平安宁的期盼与对辛勤劳动的倡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边远地区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勤劳与收获的重视,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安宁的期盼。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旗灯”指的是什么?
“毋令废收获”的意思是?
诗中士兵与农民的对比主要体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