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3:25
卜算子 其三
作者: 沈瀛 〔宋代〕
只管要参禅,又被禅萦绕。
好笑西来老秃奴,赚了人多少。
你待更瞒咱,咱也今知晓。
只这喃喃说底人,又被傍人笑。
全诗翻译:
只顾着要参禅,反而被禅法缠绕。
可笑那位来自西方的老和尚,骗取了多少人的心。
你还想再隐瞒我,我现在也都知道了。
这位喃喃自语的人,竟被旁人嘲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西来老秃奴”指的是禅宗的创始人达摩,他从西方传入中国的禅宗思想,后世称为“西来”。此句中的“老秃奴”含有讽刺意味,表达对一些和尚的批评。
作者介绍
沈瀛,字子升,号云溪,宋代诗人,擅长词曲,兼通诗文,常以蕴藉深邃的风格著称。沈瀛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及个人的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禅宗思想盛行之时。沈瀛通过对禅宗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一些和尚的借机欺骗、伪装的批判。
《卜算子 其三》从整体来看,诗人以轻松幽默的语气,谈及自己对禅宗的体验与看法。开头的“只管要参禅,又被禅萦绕”,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困惑,似乎在暗示自己追求禅的过程并不如想象中那样简单,反而陷入了复杂的思考之中。接下来的“好笑西来老秃奴,赚了人多少”,用讽刺的手法揭示了某些和尚的伪善与欺诈,表面上讲究禅理,实际上却在谋取名利。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现出一种自我觉醒,“你待更瞒咱,咱也今知晓”,说明诗人对这种伪装的和尚已经看透,并不再受其蒙蔽。最后一句“只这喃喃说底人,又被傍人笑”,更是将这一主题推向高潮,强调在他人眼中,这种自言自语的行为显得可笑,暗示着人们对那些虚伪的伪善者的不屑和嘲笑。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话式的语气,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禅宗的独特见解和批判,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宗教的思考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批判那些借助宗教外衣行骗的人,强调对真理的追求与对伪善的揭露,反映了诗人对禅宗的独立思考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老秃奴”指的是哪类人物?
A. 年轻的和尚
B. 伪善的和尚
C. 真实的修行者
D. 无关紧要的人物
诗的主题主要是批判什么?
A. 对真理的追求
B. 对伪善的揭露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历史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傍人”是指什么?
A. 朋友
B. 旁观者
C. 家人
D. 竞争者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