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1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17:00
自倚春风暖,轻袍犯雪来。
过塘迷绿水,拂树杂芳梅。
山蔽峰难辨,樵通径易开。
野行方有味,缓辔不须催。
我自信春风的温暖,轻便的衣袍在雪中前行。
经过塘水,迷失在那绿水之中,轻拂树枝间的芳香梅花。
山隐隐遮挡着峰峦,砍柴的小路却容易开通。
在野外漫步才有趣味,缰绳放松,不必催促马儿快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和春日的气息,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仲明,号清白,晚号白居,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曾任官职。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倡导“诗中有画”的风格。梅尧臣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代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仲春时节,正值春回大地之际,诗人在雪中骑马游览,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个人体验,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梅尧臣的《依韵和师直仲春雪中马上》是一首描写春雪中的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的诗。整首诗以“自倚春风暖”开篇,写出了诗人对春季暖意的自信,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接着,诗人描述了在雪中骑马的情景,通过“过塘迷绿水,拂树杂芳梅”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仿佛在雪中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活力,体现出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中“山蔽峰难辨,樵通径易开”一句,通过对山的描绘,突显出自然景观的迷离,而砍柴的小路却是容易通行的,暗示人生的道路虽然有时会遇到阻隔,但总会有出路可寻。最后一句“野行方有味,缓辔不须催”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在自然中漫步的乐趣,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份淡然的心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围绕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人生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轻袍”指的是什么?
A. 重衣
B. 轻便的衣袍
C. 旧衣服
D. 斗篷
诗人在雪中骑马,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寂寞
B. 快乐
C. 悲伤
D. 忧虑
“野行方有味,缓辔不须催”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急躁
B. 悠然自得
C. 迷茫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