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4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9:46:19
原文展示:
琐窗春暮,满地梨花雨。君不归来情又去,红泪散沾金缕。梦魂飞断烟波,伤心不奈春何。空把金针独坐,鸳鸯愁绣又窠。
白话文翻译:
春天即将过去,窗外的梨花如雨般飘落满地。你未归来,我的情感也随之消逝,泪水如红线般散落。梦中魂魄飞越烟波,伤心至极,无法抵挡春天的离去。孤独地坐着,手中空握着金针,鸳鸯图案的刺绣又添新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唐代诗人、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他的诗词多写离愁别绪,风格婉约,情感细腻。此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哀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即将结束时,诗人感到时光流逝,思念之情愈发浓烈,因此创作此诗以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哀愁。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琐窗春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通过“满地梨花雨”这一意象,传达了时光流逝的哀愁。诗中的“君不归来情又去”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痛苦。“红泪散沾金缕”则通过比喻,将泪水比作金色的丝线,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悲伤。后两句“梦魂飞断烟波,伤心不奈春何”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哀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对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婉约派诗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哀愁。通过春天的流逝和孤独的刺绣情景,诗人传达了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红泪散沾金缕”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的“梦魂飞断烟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思念 D. 恐惧
诗中的“鸳鸯愁绣又窠”中的“鸳鸯”象征什么? A. 爱情 B. 孤独 C. 哀愁 D. 希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