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龙山会 九日集饮味云寓斋》

时间: 2025-04-26 01:28:41

诗句

五度过重九。

海曲风光,断送成衰朽。

登高无培塿。

小楼外、危绿萧疏槐柳。

不日奈层阴,及未雨、来中君酒。

却牵情,名园咫尺,梦痕非旧。

那堪阵阵哀鸿,流转关山,雪早衣谁授。

艰难开笑口。

风鹤里、差算黄花无负。

世事迫偷生,念有弟、先庐犹守。

对萸囊、支筇北望,为兄搔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28:41

原文展示

龙山会 九日集饮味云寓斋
作者: 陈宝琛 〔清代〕

五度过重九。海曲风光,断送成衰朽。
登高无培塿。小楼外危绿萧疏槐柳。
不日奈层阴,及未雨来中君酒。
却牵情,名园咫尺,梦痕非旧。
那堪阵阵哀鸿,流转关山,雪早衣谁授。
艰难开笑口。风鹤里差算黄花无负。
世事迫偷生,念有弟先庐犹守。
对萸囊支筇北望,为兄搔首。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已经度过五次之后,海边的风光已经衰败不堪。
高处无山丘可登,只有小楼外的柳树和槐树稀疏而危矣。
不久将有层云蔽日,雨未至时君与我共饮。
只是心中牵挂,名园近在咫尺,梦中的痕迹却已不再如昔。
何况那阵阵哀鸿,流转在关山间,早已不知衣物由谁赠予。
艰难之际勉强露出笑容,风中鹤声似乎不算辜负黄花的期待。
世事匆忙迫人偷生,想起弟弟仍守在老家。
面对萸囊,支杖北望,为兄长而搔首叹息。

注释

  1. 重九:指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时人们会在这天登高望远,饮酒赏菊。
  2. 海曲:海边的地方,常用来描绘风光。
  3. 培塿:小丘。
  4. 槐柳:槐树和柳树,常用来描写秋天的景色。
  5. 哀鸿:指悲鸣的鸿雁,常象征离别和哀伤。
  6. 萸囊:装着萸(香味植物)的囊,古人重阳节常用此物。
  7. 支筇:支撑手杖,通常指老年人或行走不便者使用的拐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宝琛(约1673-1749),清代诗人、书法家,擅长诗词,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彰显了诗人在时光流逝中的感慨。重阳节是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团圆,但诗中却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亲人离散的哀思。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描写重阳节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开头提到“重九”,表明了节日的氛围,而随后描绘的“海曲风光”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衰败。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突显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登高无培塿”一句,展现出诗人对高处的渴望,但现实却是无法再登。小楼外的“萧疏槐柳”,更是映衬出一种秋天的萧条气息。在“梦痕非旧”中,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阵阵哀鸿”则是诗人心中对离别的感伤,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悲凉,而“艰难开笑口”更是对生活重压下的无奈回应。最后两句“念有弟先庐犹守”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令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与生活的重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度过重九”:重阳节已过五年,暗示时间的流逝。
  2. “海曲风光,断送成衰朽”:描绘海边的景色已然衰败,表达一种失落感。
  3. “登高无培塿”:无高处可攀,感到无奈和失落。
  4. “小楼外危绿萧疏槐柳”:小楼外的景色显得萧条,进一步渲染孤独情感。
  5. “不日奈层阴”:即将迎来阴云,预示着未来的不安。
  6. “却牵情,名园咫尺,梦痕非旧”:对往昔的追忆,虽近在咫尺却已遥不可及。
  7. “那堪阵阵哀鸿”:感伤离别,鸿雁声声悲切。
  8. “艰难开笑口”:在艰难的生活中勉强微笑。
  9. “世事迫偷生”:生活的压力让人难以喘息。
  10. “对萸囊支筇北望”:面对萸囊,心中思念北方的弟弟。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如“哀鸿”和“流转关山”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生活的艰辛,以及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重九:象征节日与长寿。
  2. 海曲:自然的美与衰败。
  3. 槐柳:秋天的萧条与孤独。
  4. 哀鸿:离别的悲伤。
  5. 萸囊:传统文化与节日习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又叫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重九节
    C. 端午节
    答案: B

  2. “艰难开笑口”中的“艰难”主要指: A. 生活的压力
    B. 自然环境
    C. 节日的快乐
    答案: A

  3. 诗中提到的“哀鸿”象征: A. 喜悦
    B. 离别与哀伤
    C. 春天的希望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与重阳节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团圆的温情,而陈宝琛的作品则更显孤独与忧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古代节日与文化解析》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深入理解该诗及其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小重山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其六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如梦令·插遍门前杨柳 山偈寄无声老师 南乡子·野景有谁收 九用喜雨韵三首 喜雪用禁物体二首 三用喜雨韵三首 满江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涉危履险 包含絮的成语 月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月字旁的字 忐忑不宁 二十三画汉字大全_详细解析二十三画汉字及其书写技巧 田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田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韶靡 提手旁的字有哪些?小学一年级提手旁汉字大全_轻松掌握提手旁生字 流尸 母字旁的字 高不辏低不就 韭字旁的字 隽言妙语 疲乏不堪 龠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夕字旁的字 寿县 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