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偶得四月菊以奉提刑运使 其二》

时间: 2025-04-23 11:40:25

诗句

金缕裁衣玉缀裳,扫除瘴暑作秋香。

一杯拟做重阳赏,更借西风一夜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40:25

原文展示:

金缕裁衣玉缀裳,扫除瘴暑作秋香。一杯拟做重阳赏,更借西风一夜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用金线裁制衣服,玉石装饰的裙子,驱散了炎热的暑气,带来了秋天的清香。一杯酒本想在重阳节时品尝,今晚却借着西风带来了一夜的凉意。

注释:

  • 金缕:金线,形容衣服华贵。
  • 玉缀:用玉石装饰,形容衣服的华美。
  • 扫除:驱散、消除。
  • 瘴暑:指炎热的夏季气候,瘴气和暑气。
  • 秋香:秋天的香气,形容清新的气息。
  • 重阳:指重阳节,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是一个传统的节日。
  • 西风:指秋天的西风,通常带来凉爽的气候。

典故解析:

  • 重阳:重阳节源于古代,具有登高赏菊的传统,象征着长寿与健康。
  • 西风: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秋天,带来凉爽的气息,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仲明,号白云,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常以咏物抒情著称,尤其对花草树木有着深刻的观察与细腻的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四月,正值春末夏初之际,诗人寄情于菊花,以表达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通过“金缕”和“玉缀”描绘了华美的衣服,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暗示着生活的优雅与艺术的追求。“扫除瘴暑作秋香”一语则巧妙地将夏日的酷暑与秋日的清香对比,表现了季节变迁带来的心境变化。诗人似乎在借助季节的变化,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后两句“更借西风一夜凉”则将重阳的情感与秋天的气候结合,表现了作者对于节日的期待与自然的亲和。整首诗不仅表现了对菊花的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缕裁衣玉缀裳:华丽的服饰,象征着美好与精致。
  2. 扫除瘴暑作秋香:在炎热的夏季中,感受到秋天的清香,表现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的魅力。
  3. 一杯拟做重阳赏:对重阳节的期待,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4. 更借西风一夜凉:借助秋风,带来一夜的清凉,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自然的依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缕和玉缀作为华美的象征,提升了诗的艺术性。
  • 对仗:句子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金、玉、秋香、西风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清新、优雅的自然画面。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华美的衣服和清新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对传统文化和节日有着深厚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缕:象征华贵与精致。
  • 玉缀:象征高雅与美丽。
  • 秋香:象征清新与宁静。
  • 西风:象征季节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缕裁衣”的含义是: A. 用金线缝制衣服 B. 用金子做衣服 C. 用金色的丝绸做衣服

  2. “扫除瘴暑”中的“瘴暑”指的是: A. 冬天的寒冷 B. 夏天的炎热 C. 春天的温暖

  3. “更借西风一夜凉”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期待? A. 夏天的到来 B. 秋天的凉爽 C. 春天的繁花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张孝祥与李清照:两位诗人在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上有相似之处,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张孝祥则更多地强调自然景象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滨州道中四首 东坡公以种松法授都梁杜子师并为作诗子师求余同赋 其一 和胡戢七首 行香子(同前) 题伯时画 江神子(亳社观梅呈范守、秦令) 洞仙歌(梅) 江神子(集句惜春) 碧牡丹(焦成马上口占) 凤凰台上忆吹箫(自金乡之济至羊山迎次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雪芽 鼠字旁的字 秋高气和 竹篱茅舍 馌稼 抱火寝薪 髟字旁的字 秦余 隶字旁的字 解领 瓜字旁的字 鱼游釜内 鬥字旁的字 锋芒毛发 立功赎罪 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