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4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49:14
神开大马表坤祺,象配黄龙耀母仪。
艰棘从权非本意,忧勤复辟竟先期。
欲书皇极彝伦事,不在关雎卷耳诗。
陵作因山名改圣,君王仁孝自生知。
神灵开启了大马的征兆,表明了皇后的福祉,
象征着黄龙的光辉照耀着母仪。
艰难与权力的斗争并非她的本意,
忧虑与辛勤复辟的愿望却早于预期。
想要记述皇极与典章的事迹,
却不在于《关雎》和《卷耳》的诗篇中。
因山而改名为“圣”的陵墓,
君王的仁德与孝道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晁补之(约1050年-1125年),字宗道,号惺隐,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常富有哲理,风格多变,既有雄浑之气,又兼细腻之情。晁补之生于动荡时代,政治局势变幻不定,使得他的诗作常带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钦圣皇后挽辞二首》是晁补之为悼念皇后而作,反映了他对皇后的崇敬与哀伤。诗中流露出对权力斗争的无奈与对皇后高尚品德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以其严谨的结构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晁补之对皇后的崇敬之情。诗的开头以“神开大马”引入,暗示了皇后在国家中的重要性与神圣性。接着,通过“艰棘从权非本意”,晁补之揭示了政治斗争的复杂与艰难,展现了对权力的无奈与无辜。
诗中提到的“皇极彝伦事”,昭示着对国家治理与文化传承的重视,体现出晁补之作为文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最后两句通过“陵作因山名改圣”与“君王仁孝自生知”,不仅强调了皇后的高尚品德,也暗示了君王应继承这种仁德与孝道,展现了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在情感的深度与思想的广度上都表现出色,既有对个体的悼念,又有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与历史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皇后的崇敬与哀悼,体现出对政治局势的无奈与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神开大马”中的“大马”指的是什么?
A. 皇后
B. 权力
C. 祥瑞
诗中提到的“黄龙”象征着什么?
A. 仁德
B. 祥瑞
C. 艰难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悼念皇后
B. 赞美权力
C. 描述自然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