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3:58
湘江两岸无茅宇,湘竹阴阴覆江渚。
春来未听一声莺,只有鹧鸪啼暮雨。
怜渠亦是他乡客,苦向人啼行不得。
纵教行得也消魂,那个行人不头白。
湘江的两岸没有茅草屋,湘竹的阴影笼罩着江边的小洲。
春天来了却未曾听到一声黄莺的鸣叫,只有鹧鸪在傍晚的雨中悲鸣。
怜惜你也是个他乡的游子,悲苦地对着人们啼哭却无法前行。
即使能够行走又怎会不伤心,哪个行人不见头发花白。
此诗虽无直接引用著名典故,但通过描绘湘江的自然景色和抒发游子的孤独情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湘中四咏》以湘江的自然风光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失落。诗中开头两句描绘了湘江两岸苍翠的竹林及无处可归的感觉,生动地呈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春天的到来本应是生机勃勃的,但诗人却未听到黄莺的歌唱,这种对春天美好的期盼与现实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接下来的两句通过鹧鸪的哀鸣,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显示出他乡游子的无奈与愁苦。最后两句则强调了游子的年迈与无助,感叹人生的无常与悲凉,给人一种深刻的思考。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游子在他乡的孤独与愁苦,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悲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杨基的《湘中四咏》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均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杨基侧重于描绘自然与孤独,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家人的牵挂与忧虑,两者情感深邃,却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