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客里书事》

时间: 2025-05-01 17:20:47

诗句

西风凉信入虚檐,絺綌微单已戒严。

乡梦不随秋夜永,客愁偏向雨声添。

清高鸣雁低云海,漂泊流萤傍竹帘。

搔首寒灯楼舍悄,行藏自晓不须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20:47

原文展示:

西风凉信入虚檐,
絺綌微单已戒严。
乡梦不随秋夜永,
客愁偏向雨声添。
清高鸣雁低云海,
漂泊流萤傍竹帘。
搔首寒灯楼舍悄,
行藏自晓不须占。

白话文翻译:

西风送来凉意,传入空荡的屋檐,
薄薄的帷幕已经紧闭。
对故乡的梦境不再伴随漫长的秋夜,
而身为客人的愁苦,偏偏在雨声中加重。
高飞的雁鸣在低沉的云海之上,
流萤在竹帘旁漂泊不定。
我在寒冷的灯下静静思索,
行踪与隐居之事已经明了,无需占卜。

注释:

  • 西风:指秋天的风,象征着凉意和变迁。
  • 凉信:凉意的信号,暗指秋天的到来。
  • 絺綌:一种轻薄的织物,这里指的是窗帘或帷幕。
  • 戒严:紧闭、严密的样子,传达出一种孤寂和封闭的感觉。
  • 乡梦:对故乡的思念和梦境。
  • 客愁:身为客人的忧愁和无奈。
  • 鸣雁:指雁的叫声,象征离别和孤独。
  • 流萤:夜间萤火虫,象征着漂泊和孤独的旅人。
  • 搔首:思索、沉思的样子。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鸣雁”和“流萤”都在古诗中常用作象征孤独和漂泊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身处异乡的愁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禾,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号“竹轩”,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多以抒情为主,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诗人在外漂泊之际,正值秋季,诗人感受到西风的凉意,思乡之情愈加浓烈,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异乡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客里书事》是一首充满秋意与思乡情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那种在异乡流浪的深切感受。开篇“西风凉信入虚檐”,以西风的凉意引入,给人以清冷的感受,仿佛一瞬间就将读者带入了秋天的氛围中。接着,“絺綌微单已戒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封闭,窗帘紧闭,仿佛与外界隔绝。

诗中“乡梦不随秋夜永,客愁偏向雨声添”将思乡与愁苦紧密联系。秋夜漫长,思乡的情绪往往会愈发淹没在无尽的雨声中,形成一种沉重的氛围。接下来的意象“清高鸣雁低云海”则用高飞的雁与低沉的云形成对比,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流萤“傍竹帘”的描写更是增添了夜的幽静与飘荡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搔首寒灯楼舍悄,行藏自晓不须占”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既有对未来的迷茫,也有一种不再需要迷信占卜的坚定。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风凉信入虚檐:西风带来了凉意,仿佛是信使般传入空荡的屋檐,暗示秋天的到来。
  2. 絺綌微单已戒严:薄薄的帷幕已经紧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封闭。
  3. 乡梦不随秋夜永:思乡的梦境不再伴随漫长的夜晚,暗示对故乡的思念被现实压制。
  4. 客愁偏向雨声添:身为旅客的愁苦在雨声中愈发严重,表现出对孤独的感慨。
  5. 清高鸣雁低云海:高飞的雁鸣与低沉的云海形成对比,象征着自由与归属的矛盾。
  6. 漂泊流萤傍竹帘:流萤在竹帘旁漂泊,象征着孤独的旅人。
  7. 搔首寒灯楼舍悄:在寒冷的灯下静思,表现出内心的沉思与孤寂。
  8. 行藏自晓不须占:对行踪与隐居的明确理解,无需再去占卜,体现出一种心境的明悟。

修辞手法:

  • 比喻:西风、鸣雁等意象比喻人生的变迁与孤独。
  • 对仗:如“清高鸣雁”和“漂泊流萤”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雨声、流萤)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中孤独感的深刻体验,反映了在异乡游子的内心挣扎与思索,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安定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秋天与变迁。
  • 凉信:传达出季节的变换,暗示情感的深邃。
  • 乡梦:对故乡的思念,承载着情感的寄托。
  • 客愁:表达身为旅人时的孤独感。
  • 清高鸣雁:象征自由与归属的矛盾。
  • 漂泊流萤:象征孤独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哪个自然现象引入了诗的主题? A. 雨声
    B. 西风
    C. 流萤
    D. 鸣雁

  2. “乡梦不随秋夜永”中的“秋夜”象征什么? A. 短暂
    B. 孤独
    C. 明亮
    D. 嘈杂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迷茫
    B. 清晰
    C. 不在乎
    D. 忧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更加注重描绘夜晚的静谧与思绪的流淌。
  • 《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对国家的忧虑与思乡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秘书弟提举崇禧 溪庵种蓻六言八首 田舍即事十首 又和六首 答翁权教 杂咏一百首·陈平 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 商妇词十首 武涉道中 溪庵放言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漫反射 辰字旁的字 百年 雕虎焦原 气字旁的字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黽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包含湃的词语有哪些 发聋振聩 剿儿 齐傅楚咻 返哺之私 宣腾 才高行洁 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