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3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34:53
雨霁秋滩带石流,
过桥心事与悠悠。
溪山如此人如玉,不梦京华空白头。
雨过天晴,秋天的滩涂上溪水带着石头流淌,
走过桥时,心中情思如水般缓缓流淌。
眼前的山水如此美丽,而人儿如玉般娇美,
只是不再梦想京城的繁华,留下白头的无奈。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在文人画方面成就卓著,风格独具风味。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常带有一丝幽怨与反思。
此诗写于唐寅晚年,可能是在他隐居山水之间时写的,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在经历了官场的失意与生活的波折后,诗人选择了退隐,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不屑与淡泊。
唐寅的《题画十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首句“雨霁秋滩带石流”描绘了一个雨后清新的秋景,溪水在滩涂上流淌,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感觉。随后“过桥心事与悠悠”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犹如水流一般,细腻而悠长。诗人在这里通过自然景象折射出内心的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句“溪山如此人如玉”,不仅描写了美丽的自然风景,还将人比作美玉,强调了人性中的美好与纯净。而最后一句“不梦京华空白头”,则是对繁华的无奈与对逝去青春的感叹。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对世俗浮华的厌倦,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人生哲学。
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唐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他作为文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内心的思考,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人生的感悟。通过自然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唐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生哲学。
诗中“雨霁”指的是什么?
“人如玉”中的“玉”代表什么?
诗人对京城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