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镇江登金山、焦山》

时间: 2025-04-30 20:46:22

诗句

人间道路江南北,地上风波世古今;春日客途悲白发,给园兵燹废黄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6:22

原文展示

游镇江登金山、焦山
唐寅 〔明代〕

人间道路江南北,
地上风波世古今。
春日客途悲白发,
给园兵燹废黄金。

白话文翻译

在江南与北方之间的人间道路上,
多少风波在世间古今交织。
春日的旅途使我感到悲伤,白发苍苍,
昔日的繁华如同战火般被毁灭,黄金也不再光彩夺目。

注释

  • 人间道路:指的是世间的道路,隐喻人生的旅途。
  • 江南北:指江南地区与北方的对比,反映地域的差异。
  • 风波:指历史上经历的种种波折和变故。
  • 春日客途:春天的旅途,客指旅客或行人。
  • 悲白发:感叹白发苍苍,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给园兵燹:给(指被)园中的火灾,兵燹指战争的火焰。
  • 废黄金:曾经的繁华与财富如同被战火摧毁,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典故解析

  • 兵燹:指战争引起的火灾,历史上多次战争导致的破坏,寓意社会动荡。
  • 黄金:象征财富与繁荣,反映人们对富贵生活的追求,然而此刻却已不复存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诗人。他的诗词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洒脱。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寅游历镇江时,受到春日景色与历史变迁的感悟,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追思与对现实苦闷的感叹。

诗歌鉴赏

唐寅的《游镇江登金山、焦山》通过对江南与北方的描绘,引发了对历史风波的深思。诗人以“人间道路江南北”开篇,勾勒出了一幅广阔的历史画卷,暗示着在这条道路上经历的无数风浪。接着,“地上风波世古今”则强化了历史的厚重感,表明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种种波折与无奈。

春日的到来本该是欣欣向荣的象征,但“春日客途悲白发”却透露出一丝哀伤,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白发的意象不仅是对自己老去的感慨,更是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表达。最后“给园兵燹废黄金”则引发更深层的思考,曾经的繁华与财富如今变得一文不值,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揭示了社会动荡带来的破坏与失落。

整首诗在清新中透着沉重,在美景中隐含着历史的教训,展示了唐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人间道路江南北”:描绘了地理与人生的交错。
    • “地上风波世古今”:历史与现实的波动交相辉映。
    • “春日客途悲白发”:春天本是美好时节,但旅途中的愁苦使人感到苍老。
    • “给园兵燹废黄金”:昔日繁华被战争破坏,财富失去光辉。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南北”与“古今”,形成鲜明的对比。
    • 隐喻:将黄金作为繁荣的象征,借此反映历史的破灭。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对繁华易逝的无奈,警示人们珍惜当下。

意象分析

  • 江南:象征着繁华与美好。
  •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黄金:象征财富与繁荣,反映人生的追求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发”象征什么? A. 年轻
    B. 财富
    C. 时间的流逝

  2. “给园兵燹”中的“兵燹”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灾害
    B. 战争引起的火灾
    C. 生活琐事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历史与现实的感叹
    C. 对春天的赞美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的《庐山谣》
    2.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唐寅《游镇江登金山、焦山》杜甫《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个人苦闷的感慨,但唐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关注国事与民生。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唐寅研究》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寅传记与作品分析》

相关查询

琼南曲 其二 琼南曲 其一 大奴曲 其六 大奴曲 其五 大奴曲 其四 大奴曲 其三 大奴曲 其二 大奴曲 其一 写石 写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幕天席地 狂草 包含飞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飞飞 包含逗的词语有哪些 刀字旁的字 捷报频传 言高趣远 金浆玉醴 履穷 厂字头的字 洪炉点雪 克字旁的字 射像止啼 方开头的成语 小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