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冬日田园杂兴》

时间: 2025-05-02 21:40:22

诗句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

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

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

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

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

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

牯牸无瘟犊儿长,明年添种越城东。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

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

莫嗔老妇无盘飣,笑指灰中芋栗香。

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飨瓮头清。

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

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

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0:22

原文展示

冬日田园杂兴
作者:范成大 〔宋代〕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
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
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
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
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
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
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
牯牸无瘟犊儿长,明年添种越城东。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
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
莫嗔老妇无盘飣,笑指灰中芋栗香。
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飨瓮头清。
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
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
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
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乡村的田园景色和生活情趣。诗人描述了夕阳斜照、月亮高悬的景象,醒来后在江边采药。寒风吹尽了树叶,悠闲地倚着竹杖数着白鹳的巢穴。阳光炙背,暖意如春,令人昏昏欲睡。问及过路的马儿何以无官职,头戴帽子,手握鞭子,抵御北风。

屋顶上新添了一把茅草,泥墙像僧侣的住处一样厚实。尽管外面的阴风呼啸,屋内却能听到篱笆边传来的悠扬箫声。松树的树脂如烛照,烟雾弥漫如墨,房间里显得暗淡。晚来时擦拭干净南窗纸,便能感受到斜阳的红光更加鲜艳。

在冬日里,农家酿酒、炖肉,明年将继续种植。放船出发时,看到雪山在阳光下格外晴朗,风平浪静,寒意更浓。坐着听着桨划过水面,仿佛听到珠玉破碎的声音,才意识到湖面已结冰。拨开雪来采摘菜心,味道如蜜藕般鲜美。城中肉食无味,只有家常菜可供。

冬夜长,火炉上煮酒温暖如汤。别怪老妇人没有盘子,笑着指着灰烬中的芋头和栗子的香味。春前腊后煮酒,全年都可享用瓮头酒。市井生活哪能比得上山居的乐趣,刚运来的秫米又被禁入城。租税催账,黑衣人午后下乡来。

长官的头脑冬天里还在温暖,乞求你借些银子买酒回。探梅的公子敲门,南北枝头皆未见春。忽然见到小桃花如锦绣般绚丽,竟怀疑你是武陵人。村巷中的冬年见到民间习俗,邻翁讲述礼仪,柴荆围绕。长衫布缕如霜雪,原来是家中自织的布。


注释

  • 斜日:指夕阳西下的太阳,光线斜照。
  • 片月高:指月亮高悬于空。
  • 霜风:寒冷的风,带有霜气。
  • 鹳巢:白鹳的巢穴。
  • 炙背:形容背部被太阳晒得热烘烘的。
  • 密泥房壁:墙壁用泥巴厚实,像僧人的房舍。
  • 篱头响玉箫:篱笆边传来悠扬的箫声。
  • 松节然膏:松树的树脂可以用来点燃烛光。
  • 瓮头清:指酒的清醇,存放在瓮里的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石湖,南宋诗人、词人,因其田园诗而著名。他的作品多以描绘田园生活、自然景色为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创作背景
《冬日田园杂兴》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尘世的反思。


诗歌鉴赏

《冬日田园杂兴》是一首展现冬日田园气息的诗作,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人情风俗,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开篇部分,诗人通过“斜日”和“片月”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冬季的寒风、白鹳的巢穴,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诗中多次提到“暖醺醺”和“阴风”,通过对比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温暖,使读者能感受到冬日的温暖与宁静。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如“煮酒春前腊后蒸”,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冬日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闲适而安宁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斜日低山片月高:描绘了夕阳斜照下的山和高悬的月亮,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冬日气氛。
  2. 睡余行药绕江郊:诗人刚刚睡醒,便在江边采药,暗示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生活的自给自足。
  3. 霜风捣尽千林叶:寒风将千树的叶子吹尽,表现了冬天的凛冽。
  4. 闲倚筇枝数鹳巢:悠闲地倚着竹杖,数着鹳鸟的巢穴,显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5. 炙背檐前日似烘:阳光炙烤,令人感到温暖舒适,暗示了冬日的阳光。
  6. 暖醺醺后困蒙蒙:暖意让人昏昏欲睡,体现出冬日的慵懒。
  7. 过门走马何官职:闲聊间问路过的马儿何以无官职,展现出一种不拘小节的态度。
  8. 侧帽笼鞭战北风:描述马儿抵御北风的情景,表现出冬日的寒冷。
  9. 屋上添高一把茅:新添的茅草让屋子更加温暖。
  10. 密泥房壁似僧寮:厚实的泥墙像僧侣的道场,显现出宁静的生活环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松节然膏当烛笼”,将松树树脂比作蜡烛,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坐听一篙珠玉碎”,赋予自然以人的感情,使画面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对冬日田园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喧嚣的反思,体现了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日:象征着温暖与宁静。
  • 霜风:代表着严寒与凛冽。
  • 鹳巢: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 :代表着生活的乐趣与人际交往。

这些意象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所描绘的田园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斜日”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高照
    • B. 夕阳西下
    • C. 明月高悬
    • D. 暴风骤雨
  2. 诗人提到的“鹳巢”象征着什么?

    • A. 自然的和谐
    • B. 人的欲望
    • C. 战争
    • D. 忧愁
  3. 诗中提到“暖醺醺”意味着什么?

    • A. 寒冷
    • B. 暖和
    • C. 凉爽
    • D. 炎热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田园生活,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2. 陶渊明《桃花源记》:表达对田园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范成大与王维:两者都描绘了田园生活,但范成大更注重细节描写,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自然的意境。
  • 范成大与陶渊明:范成大更具生活气息,陶渊明则更具理想色彩,二者各自展现出不同的田园情怀。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古诗词的鉴赏与解析。

通过这些资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范成大的诗歌及其风格特征。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绝句 过长安渡 赣州道上见上坟者 赣州道上见上坟者 读旧稿蛙吹集一绝 孤鸾·冰心孤寂 东风第一枝(探梅) 洞仙歌(姑苏旧台在三十里外,今台在胥门上,次潘紫岩韵) 隔浦莲(荷花) 画锦堂(牡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日仆射 颠茄 卖国贼 百尺无枝 铁骢 千里犹面 避面 人字头的字 豕字旁的字 析辩诡辞 青云价 掩旗息鼓 龜字旁的字 包含惩的成语 口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