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田园杂兴》

时间: 2025-05-04 00:17:13

诗句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7:13

原文展示

春日田园杂兴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田园的景象。柳花飞舞,巷子里传来鸡鸣声,桑树的新叶刚刚开始发芽。坐着睡了一觉,什么事都没有,满窗阳光明媚,看到蚕在生长。土壤因雨水而开始活跃,万千草木和花朵都在盛开。家后荒废的田地仍然郁郁葱葱,邻居家的人正在墙边抽嫩笋。
高处的麦田和青山相连,傍水的低田还没有耕种。桃花盛开,村庄春色如锦,踏歌声和锣鼓声在清明前响起。老盆里的茅柴初熟,准备带到田头祭社。巫婆别嫌祭品简单,酒馆里官酒反而更显得灰暗。
社下烧钱的声音如雷,夕阳西斜,醉翁扶着回家。草地上满是青枝花瓣,显然是孩子们在玩斗草。骑马的声音从东边传来,春天的车马如烟般喧闹。牛不要系在门前小路,应该系在西边的碡边。
寒食节插着花枝,青裙轻袂摇曳在小舟上。每年一次去山寺游玩,今年不去灵岩就去虎丘。郭里的人家扫拜回来,新酿的醪酒用青梅来敬客。
白天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酒。走在春日的路上,心情愉快,雨后的马蹄声如水杯般清脆。随着别人家的黄犬前行,走到溪边却又自己回来。
种园得果赞赏辛劳,奈何儿童捉鸟雀扰。已经插了棘针在笋径,更铺渔网盖住樱桃树。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声伴随着连夜雨。今年的秧田水不缺,涨水时看看小桥拍打。
桑树下的春蔬满畦,青嫩的菘心和肥美的芥菜。溪头洗菜准备在店头卖,日暮时裹着盐酒归家。

注释

  1. 柳花:柳树的花,春天时飘落的花瓣。
  2. 桑叶尖:桑树的叶子刚刚发芽,形状尖尖的。
  3. 蚕生:指蚕在春天生长。
  4. 土膏:土壤肥沃,润泽的样子。
  5. 高田二麦:指高处的麦田。
  6. 桃奇:桃花盛开,形容桃花的美丽。
  7. 寒食:指寒食节,古代纪念介之推的节日。
  8. 醪酒:一种用米或小麦酿成的酒,味道醇厚。
  9. 青梅:青色的梅子,常用来酿酒或做菜。
  10. 斗草:儿童玩的一种游戏,用草茎斗胜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复,号石湖居士,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的作品以田园诗著称,描绘农村生活,表现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范成大生活在南宋,正值国家动荡、士人失落的时期。他通过田园诗表达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时局的思考。

诗歌鉴赏

《春日田园杂兴》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示了春天农村的生机与活力。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农田的繁荣和人们的劳作。开篇即以“柳花深巷午鸡声”引入,勾勒出一个生动的春日画面,接着诗人描绘了桑叶的新绿、阳光明媚的日子和蚕的生长,展现了春日的宁静与和谐美好。

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还有对农事的关注,如“土膏欲动雨频催”,表现出春雨滋润土地的情景,激发了农民的耕作热情。同时,诗人也关注到周围邻里的生活,描写了“邻家鞭笋过墙来”,展现了人们之间的和谐关系和相互往来。

更深层次的,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享受,比如“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体现了诗人对春日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田园风光,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的关注,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柳花深巷午鸡声:柳树的花瓣在小巷中飘落,正午时分传来鸡鸣声,表现出春天的生动。
  2. 桑叶尖新绿未成:桑树的新叶刚刚发芽,暗示着春天的来临。
  3. 坐睡觉来无一事:诗人坐着小憩,醒来后发现没有任何事情要做,表现出闲适的生活状态。
  4. 满窗晴日看蚕生:阳光透过窗户,诗人静静看着蚕的生长,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
  5. 土膏欲动雨频催:雨水频繁,土壤开始变得松软,预示着春耕的开始。
  6. 万草千花一饷开:万般草木和花朵都在这一时刻竞相开放,展现春天的繁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田园生活比作一幅画,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如“日斜扶得醉翁回”。
  • 对仗:诗中有许多对称的句式,如“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农田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以及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幅田园风景画,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乡村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柳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生命的复苏。
  2. 桑叶:与养蚕、农业密切相关,寓意丰收与希望。
  3. 青枝:春天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 诗中描绘的春天的声音是什么? A. 汽车声
      B. 鸡鸣声
      C. 雷声
      答案: B
  2. 填空题

    •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__开。”
      答案: 饷
  3. 判断题

    • 诗中提到“邻家鞭笋过墙来”,说明邻里关系和谐。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观,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饮酒》:强调隐逸生活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诗词对比

  • 范成大与陶渊明:两位诗人的田园诗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范成大更注重生活细节和人际关系,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的隐逸和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2. 《宋代诗人范成大研究》
  3. 《田园诗的美学探讨》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礼观音大士(二首) 烛影 春日白苎词 清溪小姑曲 爱妾换马 浣纱女 南荒歌 赠樊侍御戍雷阳道过阳江 其二 赠樊侍御戍雷阳道过阳江 其一 后园作回文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字旁的字 一厢情愿 皿字底的字 黔驴之技 倒八字的字 张居正 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错案 寸字旁的字 不敢自专 官偪民反 植善倾恶 为虎傅翼 濠上观鱼 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隆夸 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