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7:5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7:50:07
仙人翦水作花飞,忽化琼瑶巳大奇。
复把琼瑶化成水,滴来平地纵琉璃。
仙人用水剪裁出花朵飞舞,突然之间化作了美丽的琼瑶,真是奇妙无比。
又把这琼瑶化作水滴,洒落在平地上,流淌成了如琉璃般的晶莹。
杨万里(约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冷庐,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民间生活,风格平易近人。
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诗人希望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晴天的美丽景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首句“仙人翦水作花飞”,通过将水与花结合,营造出一种轻盈、灵动的氛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下来的“忽化琼瑶巳大奇”,则通过“化”的意象,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化无常和奇妙,仿佛一切都在瞬息之间发生,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不可思议的感叹。
“复把琼瑶化成水,滴来平地纵琉璃”则将眼前的景象推向高潮,琼瑶化为水滴,洒落在地上,形成如琉璃般的晶莹感,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又让人感受到一种纯净与宁静。整首诗通过意象的转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哲思和对生命美好的领悟。
诗歌通过对雪后晴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命之美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与独特理解。
诗中“仙人翦水”指的是什么?
“琼瑶”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
将杨万里的《雪晴二首》和杜甫的《春夜喜雨》进行对比,前者通过描绘雪后晴天的细腻,展现自然的奇特变化;后者则通过春雨的滋润,表现生命的希望与生机,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