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4:22
午憩褚家方清风亭二首
作者: 杨万里
此老忒疏放,与春无怨私。
何须寒食日,恰是别家时。
荒店两三只,野花千万枝。
前山有底恨,也学客开眉。
这位老人太过疏放,与春天没有怨恨和私情。
何必在寒食节的时候,正是别家团聚的时刻。
荒凉的店铺里只有两三只,野花却开得如万朵。
前山有什么可怨恨的呢?也像客人一样开怀大笑。
寒食节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是为了纪念介之推而设立的。在这一日,民间有不生火做饭的习俗,体现对先人的敬仰。在诗中提到寒食节,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情冷暖的思考。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并称“南宋三大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平易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年代,诗人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杨万里的《午憩褚家方清风亭二首》是一首描写春日闲暇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开头两句,诗人通过描写一位老人的洒脱,表达了与春天的和谐共存,强调自在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比,体现出寒食节的孤寂与别家团聚的温馨,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与人情之间的思考。最后两句则是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结合,前山的“底恨”暗示了生活中的遗憾,但诗人依然选择以开怀大笑的态度面对人生,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尽管生活中有孤独与遗憾,但仍要面对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乐趣,保持一颗开朗的心。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寒食节
c) 端午节
“此老忒疏放”中“忒”的意思是?
a) 太
b) 少
c) 近
诗人在面对前山的怨恨时采取了什么态度?
a) 忍耐
b) 开怀大笑
c) 愤怒
答案:1-b,2-a,3-b。
比较杨万里与李白的《将进酒》,二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态度,但杨万里更侧重于自然与人情的结合,而李白则是通过豪放的饮酒来表达对人生的畅想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