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18
原文展示: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被午夜漏声催箭,晓光侵阙。花覆千官鸾阁外,香浮九鼎龙楼侧。恨黑风吹雨湿霓裳,歌声歇。人去后,书应绝。肠断处,心难说。更那堪杜宇,满山啼血。事去空流东汴水,愁来不见西湖月。有谁知海上泣婵娟,菱花缺。
白话文翻译:
在天上的人家,沉醉于王母娘娘蟠桃的春色之中。午夜的漏声如同催促的箭,清晨的光芒侵入宫阙。花朵覆盖着千官,在鸾阁之外,香气飘浮在九鼎龙楼旁边。遗憾的是,黑风吹雨打湿了霓裳,歌声停止了。人离去后,书信应该断绝。心碎之处,心情难以言说。更难以忍受的是杜鹃鸟在满山啼血。事情过去后,空留东汴水流去,忧愁时看不见西湖的月亮。有谁知道海上哭泣的美丽女子,菱花已经残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宫廷生活和时局的深刻感受。这首诗是和诗,原作为王昭仪的作品,汪元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衰落,以及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破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繁华背后的哀愁。诗中“天上人家”与“醉王母蟠桃春色”描绘了宫廷的奢华与欢乐,但随后的“恨黑风吹雨湿霓裳”与“歌声歇”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脆弱和不可持续。诗的结尾“有谁知海上泣婵娟,菱花缺”更是以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破损的深切哀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时局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破损的哀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时局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破损的哀伤。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天上人家”比喻的是什么? A. 皇宫 B. 仙境 C. 寺庙 D. 园林
“恨黑风吹雨湿霓裳”中的“霓裳”指的是什么? A. 彩虹 B. 美丽的衣服 C. 宫殿 D. 花朵
诗中“杜宇”指的是什么? A. 杜鹃鸟 B. 杜甫 C. 杜牧 D. 杜陵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