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5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51:23
青玉案·闺怨
作者: 王世贞 〔明代〕
鸭头波软浓于酎。
风起处青初皱。
乳燕双双帘幕透。
梨花未雪,绿杨犹絮。
蚕饱桑阴瘦。
无端酿出清明候。
忽忆城南乍分手。
十二雕栏寒更陡。
踏青人远,斗茶时近,
滋味如中酒。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鸭头般的水波比酒还要浓烈。风起时水面微微起皱,乳燕在帘幕间双双探出头来。梨花尚未落雪,绿杨依旧飘着柳絮。蚕虫在桑树阴下饱满而显得瘦弱。莫名其妙地使我想起了清明时节,忽然忆起在城南与爱人分手的情景。十二根雕花栏杆在寒冷的夜里显得愈加陡峭。远方踏青的人渐行渐远,而斗茶的时节又近在眼前,滋味就像醉酒一般令人陶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世贞,明代著名诗人、词人,字士扬,号太和,晚号青山隐者。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雅士喜爱吟咏春景、抒发情感的时期。王世贞的《青玉案·闺怨》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青玉案·闺怨》是一首情感深沉、意象丰富的词作。王世贞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同时蕴含着对离别的思念与无奈。词的开头通过“鸭头波软浓于酎”引入,给人以温柔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春日的湖畔,水波荡漾,心情也随之柔和。然而,随着词句的深入,那种温柔中却又夹杂着淡淡的忧伤,尤其是“忽忆城南乍分手”的回忆,仿佛在提醒着人们在美好的春光之下,隐藏着的是对过往情感的眷恋与惆怅。
词中的意象运用极为巧妙,乳燕、梨花、绿杨等都不仅仅是春天的代表,更寄托了作者对恋人的思念。尤其是“踏青人远,斗茶时近”,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化,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对比。整首词在形式上工整,情感上却极为丰富,展示了王世贞高超的词艺和深厚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春天的美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离别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踏青人远,斗茶时近”主要表达了什么?
词中提到的“梨花未雪”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世贞的《青玉案·闺怨》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皆抒发了对离别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但王世贞的作品多了一份自然的描绘,李清照则更为细腻而情感丰富,展现出不同的女性情怀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