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7:07
花犯(桃花)
作者: 杨泽民 〔宋代〕
百花中,夭桃秀色,堪餐作珍味。
武陵溪上,宋玉墙头,全胜姝丽。
去年此日佳人倚。
凝情心暗喜。
恨未得合欢鸳帐,归来犹半被。
寻春记前约因,题诗算怎耐相思憔悴。
攀玩对东君道,莫教轻坠。
尖纤向鬓边戴秀,芳艳在多情云翠里。
看媚脸与花争好,休夸空觅水。
在百花盛开的季节,娇嫩的桃花显得尤为美丽,仿佛是可口的珍馐。
在武陵溪边,宋玉的墙头,桃花的美丽更胜一筹。
去年的今天,佳人倚靠在墙上。
凝视她的身影,我心中暗自欢喜。
可惜未能与她共入鸳帐,回来的时候只盖了半床被子。
想起春天的约定,我写下这首诗,怎能忍受相思的憔悴?
我对春天的使者说,别让她轻易地凋落。
那纤细的花瓣戴在她的鬓边,芬芳的美丽在多情的云翠之间。
看她那妩媚的脸庞与花争艳,别再夸口去白白寻求水源。
杨泽民,宋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语言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常常蕴含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花犯(桃花)》创作于春天,诗人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思念着心中的佳人,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遗憾。
《花犯(桃花)》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桃花的美丽及其与爱情的深刻联系。诗的开头以“百花中,夭桃秀色”引入,直接将读者的视线聚焦在桃花的娇艳之上,桃花的美丽被比作“珍味”,不仅仅是自然的景象,更是情感的寄托。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提到“武陵溪上,宋玉墙头”,这里不仅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暗含了对古代美人的回忆,增强了诗的情感层次。诗人在“去年此日佳人倚”的句子中展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充满了忧伤与怀念。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未能与爱人共结良缘的遗憾,感情愈发浓烈。尤其是“恨未得合欢鸳帐,归来犹半被”一句,深刻地体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最后,诗人以对春天的呼唤结束,体现了他对美好爱情和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美好回忆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春天与爱情的深切思考和感悟。
诗中提到的“夭桃”指的是什么花?
“恨未得合欢鸳帐”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对“东君”的呼唤表达了什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