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4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40:51
玉烛新(梨花)
作者: 杨泽民 〔宋代〕
梨花寒食后。
被丽日和风,一时开就。
濛濛雨歇,香犹嫩渐觉芳心彰漏。
墙头月下,似旧日莺莺相候。
纤手为攀折翘枝,轻盈露沾红袖。
风流出浴杨妃,向海上何人,更询安否。
百花任斗。
应粉艳未减杏粗梅瘦。
肤丰肉秀。
可与群芳推首。
方待酣饮花前,轻歌缓奏。
寒食节后,梨花在温暖的阳光和柔和的春风中盛开。
细雨停止,花香依旧清新,心中渐渐感受到浓浓的芳情。
在墙头的月光下,仿佛又回到昔日,莺莺在此等待。
轻柔的手伸出去想要折下那翘曲的花枝,露水轻轻滴落在红袖上。
杨贵妃沐浴后,风流倜傥,她向海上何人,询问着安否。
百花争艳,似乎玫瑰的色彩依旧鲜艳,而杏花却显得粗糙,梅花则显得瘦弱。
她的肌肤丰腴娇嫩,能够和众花争妍。
正待在花前痛饮,轻歌慢奏。
杨泽民,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优雅的风格著称。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颇受后人喜爱。
《玉烛新》创作于春暖花开的时节,描绘了梨花盛开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欣赏。
这首《玉烛新(梨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日梨花的盛开,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还有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诗的开头提到梨花在寒食节后开放,紧接着描绘了温暖的阳光和和煦的春风,传达出一种温柔而清新的气息。随着诗意的发展,细雨的停歇与花香的浓郁交织在一起,仿佛让人沉浸在春天的气息中。
墙头月下的情景则引发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莺莺的身影似乎带来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此处的“纤手”为了折下翘枝,表现出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接着提到的“风流出浴杨妃”,则将春天的美丽与历史上的美人相结合,形成一种雅致的意境。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情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全诗通过描绘梨花与春日美景,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
《玉烛新》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寒食”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风流出浴杨妃”的意象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杨泽民的《玉烛新》更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而李白则更强调孤独与放纵的情感。两者都展现了对美的追求,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