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读史杂感(十首选二)》

时间: 2025-04-27 05:06:07

诗句

莫定三分计,先求五等封。

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

朝事归诸将,军需仰大农。

淮南数州地,幕府但歌钟。

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

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

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

空余苏武节,流涕向长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6:07

原文展示:

读史杂感(十首选二) 吴伟业 〔清代〕

莫定三分计,先求五等封。 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 朝事归诸将,军需仰大农。 淮南数州地,幕府但歌钟。 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 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 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 空余苏武节,流涕向长安。

白话文翻译:

不要先定下三分天下的计策,而应先追求五等爵位的封赏。 国内只听从指鹿为马的权臣,边疆则完全服从于龙(皇帝)的命令。 朝廷事务归于将领们,军需物资依赖于大农(财政官员)。 淮南的几个州,幕府中只顾歌舞升平。 北寺(指宦官)的谗言造成了冤狱,西园(指权贵)通过贿赂获得官职。 上书停止讨伐贼寇,晋升爵位在于迎接皇帝。 相国们争相建造府邸,将军们停止了筑坛(指军事行动)。 只剩下苏武的气节,流泪向着长安(指忠诚与悲哀)。

注释:

字词注释:

  • 莫定:不要确定。
  • 三分计:指三国时期的分治策略。
  • 五等封:古代爵位的五个等级。
  • 指马:指鹿为马,比喻颠倒黑白。
  • 阃外:边疆。
  • 从龙:服从皇帝。
  • 朝事:朝廷事务。
  • 诸将:各位将领。
  • 军需:军事物资。
  • 大农:负责财政的官员。
  • 淮南数州地:淮南地区的几个州。
  • 幕府:将军的府邸。
  • 歌钟:歌舞音乐。
  • 北寺:指宦官机构。
  • 谗成狱:因谗言造成的冤狱。
  • 西园:指权贵的府邸。
  • 贿拜官:通过贿赂获得官职。
  • 上书:向皇帝上奏。
  • 休讨贼:停止讨伐贼寇。
  • 进爵:晋升爵位。
  • 迎銮:迎接皇帝。
  • 相国:宰相。
  • 开第:建造府邸。
  • 将军:高级军事将领。
  • 罢筑坛:停止军事行动。
  • 苏武节:苏武的气节,指忠诚不屈。
  • 流涕:流泪。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朝廷。

典故解析:

  • 指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指鹿为马,测试群臣的忠诚。
  • 苏武节:苏武是汉代使臣,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始终保持汉节,象征忠诚不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清代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他的诗风深受杜甫影响,多写时事,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伟业读史有感而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军事无能和社会动荡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动荡。诗中“莫定三分计,先求五等封”一句,直接批评了当时统治者的短视和贪婪。“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则进一步讽刺了朝廷内部的混乱和边疆的无序。后文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的描述,如“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揭示了宦官和权贵的腐败行为。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定三分计,先求五等封”:批评统治者的短视和贪婪,不应先考虑分封,而应先稳定国家。
  2. “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讽刺朝廷内部的混乱和边疆的无序,国内听从权臣,边疆服从皇帝。
  3. “朝事归诸将,军需仰大农”:朝廷事务归于将领,军需依赖财政官员,反映军事和财政的依赖关系。
  4. “淮南数州地,幕府但歌钟”:淮南地区歌舞升平,幕府中只顾享乐,不顾国家大事。
  5. “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宦官的谗言造成冤狱,权贵通过贿赂获得官职,揭示腐败现象。
  6. “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上书停止讨伐,晋升爵位在于迎接皇帝,反映政治的虚伪。
  7. “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相国们争相建造府邸,将军们停止军事行动,揭示权贵的贪婪和军事的无能。
  8. “空余苏武节,流涕向长安”:只剩下苏武的忠诚,流泪向着长安,表达对忠诚和悲哀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指马”比喻颠倒黑白,“苏武节”比喻忠诚不屈。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
  • 排比:“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等句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军事无能和社会动荡,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意象分析:

  • 指马:象征朝廷内部的混乱和权臣的颠倒黑白。
  • 苏武节:象征忠诚不屈,与当时的腐败现象形成鲜明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指马”的典故出自哪部史书? A. 《史记·秦始皇本纪》 B. 《汉书·苏武传》 C. 《后汉书·宦者传》 答案:A

  2. 诗中“苏武节”象征什么? A. 忠诚不屈 B. 军事无能 C. 政治腐败 答案:A

  3. 诗中“北寺谗成狱”指的是什么? A. 宦官的谗言造成冤狱 B. 将军的军事失败 C. 相国的政治斗争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反映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与吴伟业的诗有相似的忧国忧民之情。
  •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吴伟业的《读史杂感》:两者都反映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悲愤,而吴伟业的诗则更多地反思了历史的教训。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吴伟业诗集》:收录了吴伟业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风格和思想的重要资料。
  • 《清诗选》:收录了清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可以对比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一括苍石屏 吕晋叔著作遗新茶 次韵和钱君倚同司马君实二学士见过 送杜君懿屯田通判宣州 胧月 送王正仲长官 田家 吴冲卿出古饮鼎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 答张令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直权无华 汝成人耶 反文旁的字 热处理 里字旁的字 过阴 耳刀旁的字 鼎沸 脸脑 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鱼尾草 鼎字旁的字 立马万言 老骥嘶风 交淡若水 包含秤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