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悲歌赠吴季子》

时间: 2025-05-09 17:23:08

诗句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

生非生兮死非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

绝塞千里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前忧猛虎后苍,土穴偷生若蝼蚁,大鱼如山不见尾,张为风沫为雨,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莫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7:23:08

原文展示:

悲歌赠吴季子 吴伟业 〔清代〕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绝塞千里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前忧猛虎后苍,土穴偷生若蝼蚁,大鱼如山不见尾,张为风沫为雨,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莫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白话文翻译:

人生无论远近,离别总是令人黯然销魂。你为何会陷入如此境地,山不像山,水不像水,生不像生,死不像死。十三岁就学习经书和历史,生长在江南,穿着华丽的衣裳,文采飞扬,无人能比,却因白璧微瑕,青蝇点污而受到诋毁。一旦被束缚,上书自辩也难以自圆其说。边塞千里,行李断绝,送行的官吏泪流不止,流亡的人还有什么依靠。他们尚且担心不能归来,我的行程已经注定。八月龙沙雪花纷飞,骆驼垂腰,马匹耳朵被遮住,白骨遍地,经过战场的废墟,黑河无船可渡,几人能过,前方有猛虎,后方有苍鹰,只能在土穴中像蝼蚁一样偷生,大鱼如山,看不见尾巴,张口便是风,吐沫成雨,日月倒行,沉入海底,白昼相见,半人半鬼。唉,悲哉!生个聪明的男孩不要高兴得太早,仓颉夜哭有其原因,受难往往从读书开始,你不见,吴季子。

注释:

  • 黯然销魂:形容极度悲伤。
  • 山非山兮水非水:形容处境异常,不正常。
  • 生非生兮死非死:形容生活困苦,生不如死。
  • 长纨绮:指穿着华丽的衣服。
  • 白璧青蝇:比喻清白无辜却受到污蔑。
  • 绝塞:边塞。
  • 行李:行囊,指旅途。
  • 龙沙:地名,指边疆荒凉之地。
  • 橐驼:骆驼。
  • 战垒:战场上的防御工事。
  • 黑河:指边疆的河流。
  • 猛虎后苍:指前后都有危险。
  • 土穴偷生:形容生活困苦,像在土穴中偷生。
  • 大鱼如山:形容巨大的鱼。
  • 张为风沫为雨:形容鱼的动作造成风和雨。
  • 日月倒行:形容异常的自然现象。
  • 半人鬼:形容人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 仓颉夜哭:传说仓颉造字时,鬼夜哭,比喻文字带来的灾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伟业,清代诗人,其诗风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作品多反映个人遭遇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是他在流亡途中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吴季子的同情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吴伟业流亡途中,对友人吴季子的遭遇表示同情,并借此抒发自己对命运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悲凉的笔调描绘了流亡者的悲惨境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夸张描写和对生活细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流亡者内心的绝望和对未来的无望。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如“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通过对吴季子的同情,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的不满,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思想感情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
    • 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普遍性和离别的痛苦。
  2.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
    • 询问吴季子为何陷入如此境地,用“山非山兮水非水”形容处境异常。
  3. 生非生兮死非死。
    • 形容生活困苦,生不如死。
  4. 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 描述吴季子的才华和受到的诋毁。
  5. 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
    • 描述吴季子被束缚,无法自辩。
  6. 绝塞千里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 描述流亡的艰难和送行者的悲伤。
  7.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 表达了对未来的绝望。
  8.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前忧猛虎后苍,土穴偷生若蝼蚁,大鱼如山不见尾,张为风沫为雨,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流亡者的悲惨境遇。
  9. 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莫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 表达了对聪明男孩的警示和对读书带来灾难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白璧青蝇”等。
  • 夸张:如“大鱼如山不见尾”、“日月倒行入海底”等。
  • 对仗:如“人生千里与万里”、“生非生兮死非死”等。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吴季子遭遇的同情,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思想感情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 山非山兮水非水:形容处境异常,不正常。
  • 生非生兮死非死:形容生活困苦,生不如死。
  • 白璧青蝇:比喻清白无辜却受到污蔑。
  • 龙沙雪花:象征边疆的荒凉和艰难。
  • 白骨皑皑:象征战争的残酷和死亡。
  • 大鱼如山:象征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 日月倒行:象征异常的自然现象和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非山兮水非水”形容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异常处境 C. 美丽风景 D. 人生哲理

  2. “白璧青蝇”在诗中比喻什么? A. 清白无辜 B. 美丽风景 C. 人生哲理 D. 自然景观

  3. 诗中提到的“吴季子”是谁? A. 诗人自己 B. 诗人的朋友 C. 历史人物 D. 虚构人物

答案:

  1. B. 异常处境
  2. A. 清白无辜
  3. B. 诗人的朋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吴伟业的《悲歌赠吴季子》: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而吴伟业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诗选》:收录了吴伟业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清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吴伟业诗歌的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邓州潘使君赴任 赠歌人 寻三藏上人 途次 和杨弘微春日曲江南望 赠道者 云居寺 送田三端公还鄂州 春晚奉陪相公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机难轻失 零露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龍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包含抑的词语有哪些 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年高德韶 制锦操刀 歹人 判若天渊 包含颤的词语有哪些 原封不动 爿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背吕 矛字旁的字 七嘴八张 岁熟 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