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2:28
大云池泛舟
作者: 李群玉 〔唐代〕
九月莲花死,萍枯霜水清。
船浮天光远,棹拂翠澜轻。
古木,了无烟霭生。
游鳞泳皎洁,洞见逍遥情。
渔父一曲歌,沧浪遂知名。
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
在九月,莲花枯萎,浮萍也枯萎了,霜打过的水显得格外清澈。小船漂浮在远方的天光之下,桨轻轻拂动着翠绿的波澜。古老的树木,已经没有烟雾缭绕的景象。游鱼在水中游弋,洁白透明,仿佛洞察着那逍遥自在的情趣。渔夫唱着一曲歌,使得沧浪水面因此而声名远扬。我不知道这水面上,是否可以洗涤我的缨带。
作者介绍:李群玉,唐代诗人,以诗歌清新婉约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天,诗人泛舟于大云池,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淡泊,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自由的渴望。
《大云池泛舟》是一首蕴含深邃哲理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渔夫的歌声,营造出一种宁静且超然的氛围。诗的开头以“九月莲花死”揭示了秋天的来临,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暗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接着,诗人描绘了舟行于清澈水面之上的景象,水的清澈与船的轻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心境。
“古木,了无烟霭生”一句,表现出自然的纯净与空灵,古木静默而立,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宁静的水域。游鱼的洁白、逍遥的情愫,展现了自然生命的活力,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快意与洒脱。最后一句“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则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暗示着诗人希望能在这片宁静的水面上洗净自己心中的烦恼与忧愁,追求内心的清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意境。例如“游鳞泳皎洁”中的“游鳞”赋予鱼以生命,增强了诗的动感。
主题思想: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哲理的反思。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九月莲花死”意指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冬天的来临
c. 春天的生机
“游鳞泳皎洁”中的“游鳞”指的是什么?
a. 游动的鱼儿
b. 河里的水草
c. 天上的云彩
诗中“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追求名利
b. 希望洗净烦恼
c.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