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4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40:32
寄李群玉
作者:姚合 〔唐代〕
九衢名与利,无计扰闲人。
道远期轻世,才高贵重身。
石脂稀胜乳,玉粉细于尘。
骨换肌肤腻,心灵气色真。
嵩山高到日,洛水暖如春。
居住应安稳,黄金几灶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法,认为在繁华的九衢之地名利纷争不断,然而自己却不想被这些所困扰。他希望能轻松地生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心的安宁。诗中提到的石脂和玉粉,象征着珍贵的事物,而“骨换肌肤腻,心灵气色真”一句则表达出对内在美的追求。最后,诗人描绘了嵩山与洛水的自然美景,表达了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姚合(约 780-842),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山西,后仕于朝廷,晚年隐居于南方,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涉及山水和生活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处于生活的平静期。他在繁忙的官场中经历了名利的纷争,最终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方式,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姚合的《寄李群玉》通过对名利与内心追求的深刻思考,展示了他独特的人生哲学。诗的开头提到“九衢名与利”,直接点出社会的纷扰与诱惑,紧接着却以“无计扰闲人”来表明自己对这些名利的淡然态度。这种对比不仅引发读者对名利的思考,也突显了诗人内心的豁达。
接下来的几句中,姚合用“石脂稀胜乳,玉粉细于尘”来描绘珍贵事物,同时也隐喻了内心的渴望与追求的美好。在强调内在气质的“骨换肌肤腻,心灵气色真”中,诗人把美的标准提升到精神层面,表现出对物质与精神的深刻理解。最后,诗中描绘了嵩山与洛水的自然美景,象征了内心的安宁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姚合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既有对人生的反思,又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与对内心真实美的追求,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强调精神生活的丰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衢”指的是:
A. 名利的象征
B. 一种饮食
C. 一种乐器
D. 一种植物
“骨换肌肤腻,心灵气色真”中强调的是:
A. 外表的华丽
B. 内在的真实
C. 财富的积累
D. 名声的追求
诗人希望居住环境是:
A. 繁华的都市
B. 安稳的地方
C. 人满为患
D. 自然荒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姚合的《寄李群玉》与王维的《鹿柴》均强调了自然的美和内心的追求,但姚合更倾向于反思名利的纷争,而王维则通过自然表达出孤独与宁静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