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0:19
次金溪宗人伯政见寄韵
作者: 陆游 〔宋代〕
道义流闻意已倾,岂知晚岁托齐盟。
六经日月未尝蚀,千载源流终自明。
汝水家家书有种,吾宗世世士知名。
读君长句还增气,俗耳那闻韶頀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义、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诗中提到,虽然现在的世道已经倾斜,人们的意志也受到影响,但他坚信文化和道德的力量不会消失。诗人提到六经和日月,这象征着文化的永恒与不变,指出千年流传的文化知识依然清晰。接着他提到汝水一带的家庭都在传承书籍,而他的宗族在历史上也有着良好的名声。最后,诗人通过阅读对方的诗句感受到鼓舞,认为即使在平庸的环境中,也能听到美妙的韶音。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擅长抒情和描绘山水风光。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坎坷,作品中常蕴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文化传统的坚守与对道义的倡导,同时也寄托了对后代的期望。
《次金溪宗人伯政见寄韵》是一首表现文化自信与道义追求的诗作。陆游在诗中提到的“道义流闻意已倾”,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切忧虑,但随之而来的是对文化传承和道德力量的坚定信念。诗的开头通过对比,展现出诗人对道德沦丧的无奈与失望,然而随后的“六经日月未尝蚀,千载源流终自明”则凸显了他的乐观精神,认为道义和文化是永恒的,能够抵挡时代的变迁。
作者通过“汝水家家书有种”,强调了文化传承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这也反映了陆游对家族和传统的重视。在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希望通过书信传递的诗句能够激励士人,增强他们的气节和斗志。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透出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文人对文化、道义的执着追求与传承的责任感。
整首诗展现了陆游对文化传承的坚持与对道义的热爱,表达出一种文化自信和对未来的希望。面对社会变迁,诗人依然坚信道德与文化的力量,寄托了对后代的期望。
诗中提到的“六经”指的是哪六部经典?
诗人的心态是:
诗中“汝水家家书有种”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