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9:50
春游至樊江戏示坐客
作者:陆游 〔宋代〕
江头萧萧春色暮,
柳阴游鱼饱飞絮。
芼羹箭笋美如玉,
点豉丝蕝滑萦箸。
银鞍乌帽寻春客,
朱户青旗沽酒处。
浮生细看才几时,
一笑自应忘百虑。
绿杯到手不肯尽,
宝带照地身何与。
酴醾烂熳我欲狂,
茗艼还家君勿遽。
在江边春色渐暮,柳阴下游鱼饱餐着飞扬的柳絮。
清炖的箭笋美得如同美玉,配上豆豉和细丝滑嫩得让人停不下筷子。
银鞍乌帽的寻春客,正是在朱红的门楼和清青的旗帜下买酒的地方。
浮生细细看来不过短暂,微微一笑就该忘却一切烦恼。
手中的绿杯始终不肯喝尽,宝带映照着大地,我又何必执着于此。
美酒酴醾盛放,我心欲狂,回家的茶叶请君莫急。
江头:江边,指的是樊江的岸边。
萧萧:形容春色渐渐凋零,带有些许伤感。
飞絮:指柳絮,春天时飘落的柳枝上的绒毛。
芼羹:清炖的羹汤,这里指美味的食物。
箭笋:一种竹笋,质地鲜美。
点豉丝蕝:豆豉和丝状的荤菜,搭配得当。
银鞍乌帽:形容骑马的春游客,银色鞍子和黑色帽子。
朱户青旗:红色的门和绿色的旗帜,描绘出酒肆的环境。
浮生:指短暂的生命。
绿杯:指酒杯,象征饮酒的欢快。
酴醾:指美酒,含有酿造的佳品。
茗艼:指茶,提醒对方不要着急回家。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建立和北方金朝的统治,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抒发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春天,他在樊江边游玩,受到自然春色的启发,写下此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酒的乐趣,体现了他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春游至樊江戏示坐客》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展现了作者在春游时的怡然自得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描绘了江边的春色,柳阴下游鱼与飞絮的景象,生动呈现了春日的气氛。紧接着,诗人转向美食,强调了春天的美味佳肴,尤其是精致的箭笋,展现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享受。
诗中的“银鞍乌帽”一语,点出了寻春者的身份,增加了生活的趣味。随着诗的推进,陆游引入了饮酒的场景,“浮生细看才几时”,他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因此提出“忘百虑”,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感叹于美酒的魅力和时间的匆匆,表现了对人生的豁达和洒脱。
整首诗用词清新,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欢快和自由。同时,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银鞍乌帽”与“朱户青旗”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超然的心态,警示人们要享受当下,忘却烦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江头萧萧春色暮”中的“萧萧”指什么?
A. 悲伤
B. 悠扬
C. 催促
“浮生细看才几时”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时间的短暂
B. 生活的艰辛
C. 人际关系
诗中提到的“银鞍乌帽”形容的是谁?
A. 游人
B. 渔夫
C. 诗人自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春游至樊江戏示坐客》和杜甫的《春夜喜雨》都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但陆游更注重生活的享受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二者风格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