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3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37:27
天香(次韵赋牡丹)
作者: 刘埙 〔宋代〕
雨秀风明,烟柔雾滑,魏家初试娇紫。
翠羽低云,檀心晕粉,独冠洛京新谱。
沈香醉墨,曾赋与昭阳仙侣。
尘世几经朝暮,花神岂知今古。
愁听流莺自语,叹唐宫草青如许。
空有天边皓月,见霓裳舞。
更后百年人换,又谁记今番看花处。
流水夕阳,断魂钟鼓。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滋润、春风明媚的美好时光,魏家初次盛开的娇艳牡丹。它的翠色如羽毛般低垂,粉色的花瓣宛如檀香般晕染,独自领衔了洛阳的新诗篇。诗人曾用沈香醉墨,赋诗给昭阳仙子。尘世经历了多少朝夕,花神又怎能知晓古今的变迁。听着流莺轻声自语,感慨唐宫的草木依旧青翠。天空中皓月高悬,仿佛看见霓裳舞动。再过百年,人事已换,谁能记得今天的赏花之地?只有那流水和夕阳,伴随着断魂的钟声和鼓声。
刘埙,字德望,号景星,生于宋代,擅长诗词,文风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多描写花鸟风景,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文关怀。
《天香》一诗是刘埙在描写牡丹的同时,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对花卉文化的重视。
《天香》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牡丹的娇美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留恋。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开头的“雨秀风明”,描绘出一个明媚的春日,暗示着生命的蓬勃与活力。接着通过“翠羽低云,檀心晕粉”,将牡丹的美丽细致入微地展现出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诗人在中间提到“尘世几经朝暮”,反映出时光的流逝与无常,花神又怎能知晓古今的变迁,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诗的最后,随着“流水夕阳,断魂钟鼓”的描写,诗人将思绪引向更深的哲理,暗示了人生的无奈和对美好瞬间的向往。整首诗不仅是对牡丹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时间的深刻反思。
《天香》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美好瞬间的珍惜,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刘埙的《天香》主要描写了哪种花?
诗中提到的“流莺”指的是哪种鸟?
诗中“流水夕阳”象征什么?
答案: 1. B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