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朔雪驱将残腊去》

时间: 2025-05-04 11:37:49

诗句

朔雪驱将残腊去,东风放出新晴。

绣衣瑞彩照岩城。

江天收宿霭,湖水动春声。

要净狐嗥并鳝舞,未烦鹤怨猿惊。

元龙老气正峥嵘。

毫端肤寸润,野烧绿痕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7:49

原文展示

临江仙·朔雪驱将残腊去
作者: 刘埙 〔宋代〕

朔雪驱将残腊去,
东风放出新晴。
绣衣瑞彩照岩城。
江天收宿霭,
湖水动春声。

要净狐嗥并鳝舞,
未烦鹤怨猿惊。
元龙老气正峥嵘。
毫端肤寸润,
野烧绿痕生。

白话文翻译

初春的雪把残冬驱逐而去,
东风吹来,带来了新的晴天。
绣衣瑞彩照耀着岩石城。
江面上云雾渐渐散去,
湖水里传来春天的声音。

想要清净地看那狐狸的叫声和鳝鱼的舞动,
不必担心鹤的哀怨和猿的惊叫。
元龙的气势正显得苍劲而有力。
笔尖细腻而润泽,
野外的烧焦痕迹渐渐变成绿色。

注释

  • 朔雪:初冬的雪,这里指代冬天的雪。
  • 残腊:指腊月,冬季的最后一个月份。
  • 绣衣瑞彩:华美的衣服和吉祥的彩饰,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江天:江面和天空。
  • 宿霭:夜晚残留的雾霭。
  • 狐嗥:狐狸的叫声。
  • 鳝舞:鳝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
  • 元龙:这里可能指代某种象征力量的形象。
  • 毫端:笔尖,指书法。
  • 肤寸润:形容笔墨的细腻润泽。
  • 野烧:野地烧过的痕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埙,字景升,号东湖,南宋时期的词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词风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春回大地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初春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临江仙·朔雪驱将残腊去》是一首描写春天到来时景色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开篇“朔雪驱将残腊去”,生动地描绘了冬季的结束,春天的到来。雪的消融与东风的吹拂,象征着生命的复苏。紧接着,“绣衣瑞彩照岩城”,展现了春天的色彩和生机,给人一种温暖而明亮的感觉。

诗中“江天收宿霭,湖水动春声”一联,形象地描绘了江面上云雾的消散和湖水轻轻荡漾的春声,构建出一个宁静而清新的自然环境。接下来的“要净狐嗥并鳝舞,未烦鹤怨猿惊”,则表现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的向往,渴望能够远离喧嚣,享受自然的和谐。

最后几句“元龙老气正峥嵘,毫端肤寸润,野烧绿痕生”则从气势和细腻的角度,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整首词在清新中透出一丝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朔雪驱将残腊去:初冬的雪把腊月的寒冷赶走,展现了春天的来临。
  2. 东风放出新晴:东风带来了晴朗的天气,象征着新的开始。
  3. 绣衣瑞彩照岩城:春天的色彩点亮了岩石城,描绘生机勃勃的景象。
  4. 江天收宿霭:江面和天空的雾霭逐渐消散,象征着清新的气息。
  5. 湖水动春声:湖水轻轻荡漾,传出春天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
  6. 要净狐嗥并鳝舞:希望能静静欣赏自然中的生灵,感受和谐。
  7. 未烦鹤怨猿惊:不必担心鹤的哀怨和猿的惊叫,反映出对宁静的渴望。
  8. 元龙老气正峥嵘:元龙形象的气势依旧显得苍劲,象征着力量和生命的延续。
  9. 毫端肤寸润:书法的墨色细腻而润泽,传递出艺术的魅力。
  10. 野烧绿痕生:野地被烧过的痕迹渐渐生出绿意,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美丽的衣服和瑞彩,通过形象化的描绘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狐嗥并鳝舞”与“鹤怨猿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复苏的感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朔雪:象征冬天的结束。
  • 东风:代表春天的到来,带来温暖和希望。
  • 绣衣瑞彩:象征美好与吉祥。
  • 江天、湖水:自然景观,象征宁静与和谐。
  • 元龙:象征力量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朔雪”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D. 秋天

  2. “东风放出新晴”表现了什么样的天气变化? A. 阴雨绵绵
    B. 刮风下雪
    C. 晴朗温暖
    D. 寒冷刺骨

  3. 诗中提到的“狐嗥”指的是哪种动物的叫声? A. 狼
    B. 猴
    C. 狐狸
    D. 鹤

答案

  1. C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宵》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埙的《临江仙》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王维则更注重秋天的宁静与深沉。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均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对自然的感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题临武知县李子西公廨君子亭 芗林五十咏 其三十一 梨花原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 晚晴 和周子中病中代书之韵兼督胡季文季永游山之 梳头看可正平诗有"寄养直时未祝发"等篇, 垂丝海棠二首 题韩亭韩木二首 宿城外张氏庄早起入三首 题曾无疑云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擦肩而过 拨乱返正 精雕细刻 包含寝的成语 包含独的成语 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稳若泰山 尣字旁的字 牡檕 无胫而行 驱翻 支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比户可封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屮字旁的字 书轨 以实为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