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0:45
水调歌头·相逢非草草
作者:蔡伸 〔宋代〕
相逢非草草,分袂太匆匆。
征裘泪痕浥遍,眸子怯酸风。
天际孤帆难驻,柳外香轸望断,
云雨各西东。
回首重城远,楼观暮烟中。
黯销魂,思陈事,已成空。
东郊胜赏,归路骑马踏残红。
月下一樽芳酒,凭阑几曲清歌,
别后少人同。
为问桃花脸,一笑为谁容。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相逢时的感慨,虽然见面并非草率,但离别却是如此匆匆。离别时,泪痕湿遍了衣襟,眼中流露出对风的怯意。天边的孤帆难以停靠,柳外的香轸已望断了,云雨各自向西东飘散。回首远望重城,看到楼台在暮烟中朦胧可见。心中因思念而黯然神伤,曾经的事已成空。东郊的美景,回程时骑马踏着残红的花瓣。月下独酌一樽芳酒,凭栏吟唱几曲清歌,离别后再无人共唱。想问那桃花的容颜,一笑又是为了谁?
作者介绍
蔡伸,字子静,号长风,宋代词人。其词多表现离愁别绪,风格清新婉约,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作者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惋惜,体现了古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怀。
《水调歌头·相逢非草草》是一首抒情词,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开篇便以“相逢非草草”引入,直接表明相聚的珍贵,而后转入分离的急促,情感的张力在此刻得到升华。全词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孤帆”、“香轸”等,描绘出离别时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征裘泪痕浥遍”描写了离别时的悲伤情景,令人感同身受。紧接着,孤帆与柳外美景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惆怅。词的最后,作者在月下独饮,意在抒发孤独与思念,进一步深化了离别后的寂寞情感。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结构紧凑,展现了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自然景象,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无奈,成为中国古代词中抒发情感的典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孤帆”比喻孤独的旅程,“桃花脸”则是对美丽的女性的隐喻,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词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惋惜与思念,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变迁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征裘泪痕浥遍”中的“征裘”指的是什么?
A. 皮衣
B. 书本
C. 酒杯
D. 鞋子
诗中提到的“孤帆”象征什么?
A. 前景
B. 离别与孤独
C. 美好回忆
D. 欢乐
“月下一樽芳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庆
B. 孤独与思念
C. 忐忑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