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8:26
酹江月/念奴娇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因看斗柄,运周天顿悟神仙妙诀。
一点真阳生坎位,点却离宫之缺。
造物无声,水中起火,妙在虚危穴。
今年冬至,梅花依旧凝雪。
先圣此日闭关,不通来往,皆为群生设。
物物含生育意,正在子初亥末。
自古乾坤,这些离坎,日日无休歇。
如今识破,金乌飞入蟾窟。
因观察北斗星的指向,运用周天的变化,我顿悟了神仙的妙法。
一缕真阳在坎位中孕育,正好填补离宫的不足。
造物是无声的,但水中却能燃起烈火,妙处在于虚空的危险之地。
今年的冬至,梅花依旧在雪中盛开。
先圣在这一天闭关,不与外界交流,都是为了众生的利益。
万物都蕴含着生育的意蕴,正好是在子初亥末的时候。
自古以来,天地之间,这些离和坎,都是日复一日的循环不息。
如今我已经看透了,金乌已经飞入了蟾蜍的洞穴。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道教思想与宇宙自然的关系,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道教文化的影响,诗中展现了对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索。
《酹江月》是一首深具哲理与意蕴的诗作,结合了道教思想与自然哲学,展现了作者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探讨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提到“因看斗柄,运周天”,可以看出作者通过观察天象而获得的启迪,表现出一种求索和悟道的精神。
接下来的“真阳生坎位,点却离宫之缺”则表明了道教对阴阳变化的理解,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依存。诗中提到“造物无声,水中起火”,更是展现出自然界的神奇与不可思议,暗示着生命的潜在力量与创造力。
“今年冬至,梅花依旧凝雪”,这一句则通过梅花的坚韧,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表现了在寒冷与困境中依然能够绽放的希望。最后的“如今识破,金乌飞入蟾窟”则是对生命的终极反思,暗含对死亡与重生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入理解。
整首诗在意象、情感与哲理上交融,展现了葛长庚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道教的哲理与宇宙循环的关系,表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与存在的深刻思考。它传达了在变化中寻求不变的智慧,以及在生命困境中保持希望的信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斗柄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北斗星的指向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饮料
“金乌”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D. 风
“今年冬至,梅花依旧凝雪”中梅花象征什么?
A. 冬天
B. 坚韧与希望
C. 消逝
D. 绝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两首诗均涉及自然与人生哲理,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葛长庚的诗则更多地探讨了宇宙的变化与生命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