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贺新郎 其十一 送赵师之江州》

时间: 2025-04-26 21:29:27

诗句

倏又西风起。

这一年光景,早过三分之二。

燕去鸿来何日了,多少世间心事。

待则甚、功成名遂。

枫叶荻花动凉思,又寻思、江上琵琶泪。

还感慨,劳梦寐。

愁来长是朝朝醉。

刬地成、宋玉伤感,三闾憔悴。

况是凄凉寸心碎。

目断水苍山翠。

更送客、长亭分袂。

阁皂山前梧桐雨,起风樯、露舶无穷意。

君此去,趁秋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9:27

贺新郎 其十一 送赵师之江州

作者:葛长庚 〔宋代〕

原文展示

倏又西风起。这一年光景,早过三分之二。燕去鸿来何日了,多少世间心事。待则甚功成名遂。枫叶荻花动凉思,又寻思江上琵琶泪。还感慨,劳梦寐。愁来长是朝朝醉。刬地成宋玉伤感,三闾憔悴。况是凄凉寸心碎。目断水苍山翠。更送客长亭分袂。阁皂山前梧桐雨,起风樯露舶无穷意。君此去,趁秋霁。

白话文翻译

西风又起,这一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燕子飞去,大雁归来,何时才能了却这些心事。期盼着功成名就,却只是枫叶和芦花在动,带来一阵阵凉意,让我想起江上的琵琶泪。感慨万千,梦里总是劳累。愁苦常常让我醉得朝朝暮暮。像宋玉那样伤感,三闾大夫也因愁苦而憔悴。更何况我这颗心,已是无尽的凄凉和碎裂。目送着水面和苍翠的山影。更是送别朋友于长亭分袂,阁皂山前的梧桐雨,风起时,帆船的露水显得无尽的意趣。你此行,趁着秋天晴好的时节。

注释

  • :迅速的样子。
  • 西风: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燕去鸿来:燕子飞走,大雁归来,暗指时光的流转。
  • 琵琶泪:指因思念或伤感而流的泪水。
  • 宋玉:指宋玉,楚辞的作家,因伤感而有名。
  • 三闾:指屈原,因其遭遇而痛苦。
  • 阁皂山:地名,指江南的山水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葛长庚,生于宋代,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及人事感怀,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人生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友人赵师之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贺新郎 其十一 送赵师之江州》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既感伤又深沉的情感。开头几句便指出时光的流逝,西风起,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接着提到“燕去鸿来”,不禁令人联想到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变迁。

诗中提到的“琵琶泪”,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因离别而生的伤感。枫叶和芦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凉意,仿佛在映衬着离别的愁绪。尤其是“目断水苍山翠”,更是把离愁别绪与山水美景交融,使得全诗充满了一种凄美的情感。

最后,诗人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尤其是“趁秋霁”,给人一种希望和向上的力量,尽管告别是伤感的,但生活依然要继续,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倏又西风起”:西风的到来,标志着秋天的来临,暗含时间流逝。
  • “这一年光景,早过三分之二”:感叹时光荏苒,人生短暂。
  • “燕去鸿来何日了,多少世间心事”:对离别的无奈与心事重重的感慨。
  • “待则甚功成名遂”:期待成就的无奈。
  • “枫叶荻花动凉思”: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 “江上琵琶泪”:思念与愁绪的化身。
  • “愁来长是朝朝醉”:借酒消愁的无奈。
  • “目断水苍山翠”:目送离别,山水依旧,但人已远。
  • “阁皂山前梧桐雨”: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 “君此去,趁秋霁”:希望朋友在秋天的晴好时节能够顺利。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西风起”赋予风以生命,突显季节变化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离别的场景,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传递出一种在离别中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秋天与时间的流逝。
  • 燕鸿:象征离别与重聚。
  • 枫叶荻花:带来凉意,映衬离愁。
  • 琵琶泪:思念与愁苦的象征。
  • 水苍山翠:自然美景,喻人生的变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来临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2. “琵琶泪”象征着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愤怒
    C. 思念与愁苦
    D. 无聊

  3. 诗人希望朋友在秋天的哪个时节出发? A. 雨天
    B. 阴天
    C. 晴天
    D. 风天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北》

诗词对比: 与李白《送友人》中的豪情壮志相比,葛长庚的这首词更为细腻,注重内心的情感表达,显示出不同风格的离别情感。李白的诗歌往往表达对友人的激励与赞美,而葛长庚则更倾向于对离别的忧伤与感慨。两者在表达友谊的同时,也凸显了各自的个性与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歌留别季沧苇先生 其三 古歌留别季沧苇先生 其二 题梅渊公画松为愚山先生赋 马殿闻筵上食河㹠作长句示湖中吴志伊诸子 开河 送大司马合肥公还朝长歌述怀 三月三日山涂豹人约同上金山修禊阴雨不果长歌纪事 卖字翁歌为方坦庵先生赋 左宁南与柳敬亭军中说剑图歌 寄赠侯叔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燕市悲歌 入字旁的字 翻然改悟 丨字旁的字 契会 包含橹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饿的词语有哪些 磁性饱和 衣字旁的字 顺口溜 虫字旁的字 质剂 神劳形瘁 饥则附人,饱便高扬 包含山的成语 矛字旁的字 盗卖 雕章缛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