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6:2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6:20:53
雨肥梅亭台初夏。昙花开向前夜。纯阳鹤会先三日,何处神仙降驾。知得也。是西山彭抗来胎化。平生性野。自倒指今年,七旬有六,使节半天下。焚金兽,毋惜满斟玉斝。儿孙况又潇洒。公今骨相如松在,一掬精神堪画。于今且。炼金丹成了为凭藉。归心莲社。便做得乃翁,年登八百,未是寿长者。
在初夏的梅亭,雨水滋润,昙花在前夜悄然绽放。纯阳的鹤会在三日之前,神仙将要降临于何处呢?我知道,那是西山的彭抗来此投胎。我的性情向来放荡不羁。自从我指着自己的年龄,今年已经七旬有六,身为使节游历了半个天下。焚烧金兽,不必吝惜满斟的玉斝。更何况我的儿孙们也都潇洒自在。如今您骨相如松,精神饱满,真可画成一幅图景。如今我且。炼制金丹成了依靠。归心莲社,做个八百岁的翁,未必就算寿长者。
葛长庚,宋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与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与人生态度的思考。他在道教文化方面颇有造诣,作品常涉及长生与修炼的主题。
《洞仙歌 其二 寿觉非居士》创作于作者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之际,反映了他对长生不老、修道成仙的向往,同时也表露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与对时间的感慨。
《洞仙歌 其二 寿觉非居士》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道教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长生的思考。开头以“雨肥梅亭台初夏”引入,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初夏氛围,随后通过“昙花开向前夜”描绘出短暂的美好,暗示生命的脆弱与瞬息万变。接着,诗人提到“纯阳鹤会”,暗示神仙的降临,以及对长生的渴望。
在表达个人经历时,诗人提到自己已届七旬,游历天下,显示出一种对人生的总结与反思,“焚金兽,毋惜满斟玉斝”则表现出对物质享受的豁达态度。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洒脱的生活态度,强调了精神的富足与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的思考与对长生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出一种洒脱与从容的生活态度。
“雨肥梅亭台初夏”中的“梅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纯阳鹤会”是什么象征?
“焚金兽,毋惜满斟玉斝”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