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兵部尚书席上作》

时间: 2025-07-28 15:45:56

诗句

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

偶发狂言惊满坐,三重粉面一时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5:45:56

兵部尚书席上作

原文展示:

华堂今日绮筵开,
谁唤分司御史来。
偶发狂言惊满坐,
三重粉面一时回。

白话文翻译:

华丽的大厅今天举行绮丽的宴席,
谁在召唤各部门的御史前来呢?
我偶然说出一些狂妄之言,惊动了全场,
那三重粉面女子一下子都转过头来。

注释:

  • 华堂:指华丽的厅堂或大堂,象征高贵的场所。
  • 绮筵:绮丽的宴席,形容宴会的奢华。
  • 分司:指分管事务的官员,这里特指御史。
  • 狂言:指不合时宜或冒失的言辞。
  • 三重粉面:形容女子化妆厚重,可能暗指当时风头正劲的美人,或是三位美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律诗、绝句,风格清新,常用讽刺和幽默的手法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他的诗歌多描写政治、人生和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唐代,正值政治斗争和权力分配的复杂时期。杜牧在朝廷中担任职务,常常参与官场的宴会,诗中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敏锐观察和个人的独特见解。

诗歌鉴赏:

《兵部尚书席上作》是一首描写宴会场景的诗,展现了杜牧对官场生活的独到观察和个人风格的体现。诗的开头以“华堂今日绮筵开”引入,描绘出一个华丽的宴会场景,给人一种奢华的视觉感受。接着,诗人通过“谁唤分司御史来”表现出对官场人际关系的关注,反映出当时官员之间的复杂互动。

“偶发狂言惊满坐”一句,突显了诗人敢于直言的个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看法,这种言辞在宴会中显得尤为特别,可能引起了在座人的震惊与反思。最后一句“三重粉面一时回”以生动的形象描绘出女子的反应,表现出诗人在面对权贵与美色时的微妙心理和社交之道。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展示了杜牧对官场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华堂今日绮筵开:描绘宴会的场景,强调华美和庄重。
  2. 谁唤分司御史来:表现出诗人对官员到场的好奇,反映官场的复杂关系。
  3. 偶发狂言惊满坐:突显诗人敢于表达自己,可能引起他人的震惊或反应。
  4. 三重粉面一时回:以形象化的手法描绘女子的反应,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华堂”与“绮筵”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夸张:用“偶发狂言”来表现诗人言辞的出乎意料,增添了戏剧性。
  • 比喻:将宴会比作一场盛大的社交活动,反映出官场的奢华与虚伪。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热闹场景,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权力和美色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华与不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堂:象征权力与地位的象征,突出宴会的奢华。
  • 绮筵:代表繁华的生活方式,反映社会的风气。
  • 狂言:象征不拘一格的个性,反映诗人的直率。
  • 粉面:象征女性的美貌,反映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华堂”指什么?

    • A. 普通的房屋
    • B. 华丽的大厅
    • C. 学校的教室
  2. “偶发狂言惊满坐”中的“狂言”是什么意思?

    • A. 精彩的言论
    • B. 不合时宜的言辞
    • C. 重要的演讲
  3. 三重粉面指的是什么?

    • A. 三位美丽的女子
    • B. 三种化妆品
    • C. 三位官员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勃
  • 《春望》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杜牧的《兵部尚书席上作》与王勃的《登高》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描绘自然或社会场景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王勃的诗更显豪放,而杜牧则带有更多的讽刺与幽默。

参考资料:

  • 《杜牧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咏酌酒人 咏镜诗 寓居公廨怀保秀才 问田夫 西峰院 冬夜枕上 金陵杂咏 春郊 喜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黹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相映成趣 三纲五常 窝火 欺善怕恶 閠字旁的字 神象 哗众取宠 弹丸黑子 禽兽不如 屮字旁的字 轻车介士 身字旁的字 丘逢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