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3:24
题宣州开元寺
杜牧 〔唐代〕
南朝谢脁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
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
阅景无旦夕,凭阑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在南朝的谢脁城,东吴的最深处,
国破家亡如同鸿雁般远去,
遗留的寺庙藏在烟雾缭绕的山坞里。
高楼耸立九十尺,走廊环绕四百根柱子。
在高低起伏之间,风轻轻拂过松和桂树。
青苔映照着朱红的阁楼,白鸟在相互低语。
溪水的声音进入了僧人的梦中,月光洒在粉色的墙壁上。
欣赏美景没有早晚之分,凭栏远望有今朝和古往。
请让我留下酒杯一樽,坐看前山的春雨飘洒。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溪,晚唐著名诗人,以其风格清新、情感深沉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故乡、战争等题材,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杜牧晚年,写于宣州开元寺。正值唐朝衰落之际,诗人感慨历史的变迁、国破人亡,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与哀伤。
杜牧的《题宣州开元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感慨的诗作。全诗以开元寺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追思与对现实沧桑的感慨。
诗的开头,杜牧以“南朝谢脁城,东吴最深处”引入,直接指向历史的辉煌与衰落,展示了古城的遗址与历史的沉重。接着“亡国去如鸿”的句子,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悲凉之感,仿佛国破家亡的痛苦依然在心头萦绕。
在描写寺庙的部分,诗人以“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展现开元寺的宏伟,接着通过“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动感的氛围,风轻轻拂过树木,让人感受到一丝生机与自然的亲近。
诗中“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意境。青苔与朱阁的对比,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而白鸟的相语则增添了生动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
最后两句“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更是将诗人内心的情感升华,表达出他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春雨的期待,整个诗作在宁静中透出一丝忧伤,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对开元寺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朝谢脁城”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城市?
诗中“楼飞九十尺”形容的是哪里?
诗的最后一句“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