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复京》

时间: 2025-04-30 03:36:33

诗句

虏骑胡兵一战摧,万灵回首贺轩台。

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36:33

复京

作者:李商隐 〔唐代〕

原文展示:

虏骑胡兵一战摧,万灵回首贺轩台。
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


白话文翻译:

敌人的骑兵和胡人的军队经过一场战斗被摧毁,众神灵回头祝贺轩辕台。
上天让李令的心情如同太阳般明亮,难道要昭陵的石马来吗?


注释:

  • 虏骑:指敌人的骑兵。
  • 胡兵:指外族的军队,通常指北方的少数民族。
  • 万灵:众多的神灵。
  • 轩台:轩辕台,古代传说中的神话圣地。
  • 李令:李世民,唐太宗,历史上著名的皇帝。
  • 昭陵: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陵墓前有石马雕像,象征威严与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才情和诗风著称,代表作品有《无题》系列等。他的诗多表现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常常带有晦涩而深刻的内涵。

创作背景: 《复京》写于唐代中期,正值李商隐在政治上遭遇挫折的时期。诗中反映出他对于国家盛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将士英勇和神灵保佑的寄托。


诗歌鉴赏:

《复京》作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思及对历史的感慨。首句“虏骑胡兵一战摧”直接描绘了敌军的败退,显示出战斗的激烈与残酷。通过“万灵回首贺轩台”,诗人将胜利的场景升华到了神话层面,暗示着这场胜利不仅是人间的战斗,更是天命和神灵的认可。

“天教李令心如日”,李商隐用“心如日”的比喻,表达了李世民对国家安定的心愿和希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本人的抱负与理想。在这里,李令不仅指代历史的李世民,更象征着理想中应有的明君形象。最后一句“可要昭陵石马来”,通过昭陵的石马,诗人不仅在追忆历史的辉煌,也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寄望。

整首诗中,李商隐通过简练的语言与浓厚的情感,展现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的交融,表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对历史的敏锐把握和对未来的深切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虏骑胡兵一战摧:描绘敌军的失败,言简意赅,突显战争的残酷。
  • 万灵回首贺轩台:众神灵的回望,象征着胜利的荣耀与神的庇护。
  • 天教李令心如日:李世民的明亮心境,寓意其理想和期望。
  • 可要昭陵石马来:昭陵的石马,象征历史的辉煌,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日”,象征光明与希望。
  • 拟人:万灵回首,赋予神灵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前后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国家的安危与个人的理想,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思与关怀。


意象分析:

  • 虏骑胡兵:象征外敌的侵扰与挑战。
  • 万灵:代表神灵的庇护与祝福。
  • 李令:历史人物的象征,代表理想中的统治者。
  • 昭陵石马:历史的象征,承载着辉煌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虏骑胡兵一战摧”中,“虏骑”指的是: A. 自己的骑兵
    B. 敌人的骑兵
    C. 民间的骑兵
    答案:B

  2. “万灵回首贺轩台”中的“万灵”指的是: A. 人类
    B. 动物
    C. 神灵
    答案:C

  3. 李商隐在诗中提到的“昭陵石马”有何象征意义? A. 传达对历史的遗憾
    B. 象征着国家的荣耀与希望
    C. 表达对个人的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同样反映了战争对国家的影响。
  • 《无题》:李商隐的另一首诗,体现其独特的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春望》 vs 《复京》:两者都涉及到国家命运与个人情感,但杜甫的《春望》更为直白悲怆,而李商隐的《复京》则更具象征性与隐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

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分析和解读,希望对《复京》这首诗有更深入的理解与体会。

相关查询

台城路 桃花庄春望 台城路 台城路 壬子七月二十夜纪梦 台城路三首 其三 台城路 台城路 台城路 寒窗人悄,雨夜灯昏,黯黯离愁,盈盈客思,信笔赋此,以写闷怀 台城路三首 其二 台城路·题漱玉词 台城路 小春念八日,偕友人游望丛祠感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六经三史 从井救人 牛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移那 桑落瓦解 反文旁的字 料袋 包含颤的词语有哪些 跗注 先字旁的字 三夫成市虎 打雷 皓首 浓眉大眼 包含勾的词语有哪些 耻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