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花下醉》

时间: 2025-04-30 03:36:38

诗句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36:38

原文展示:

花下醉
李商隐 〔唐代〕

寻芳不觉醉流霞,
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红烛赏残花。

白话文翻译:

在寻觅花香的过程中,醉倒在流动的晚霞中,不知不觉间已在树下沉沉入睡,夕阳已渐渐西斜。客人们散去,酒意清醒,已是深夜时分,更是点亮红烛欣赏残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寻芳:寻找花香。
  • 醉流霞:醉于流动的晚霞中。
  • 倚树沉眠:靠在树下沉沉入睡。
  • 日已斜:太阳已经偏西,表示时间已晚。
  • 客散酒醒:朋友们散去,自己酒醒了。
  • 更持红烛赏残花:又点起红烛来欣赏那残败的花朵。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残花”一词常常用来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字义山,号蕴和,唐代著名诗人之一,承袭王维、杜甫的诗风,擅长表达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其诗作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感情与哲理思考,风格多变而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朝,反映了当时士人生活的一种闲适与抒情,诗人通过描写花下饮酒的情景,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春日美景的感慨。

诗歌鉴赏:

《花下醉》是李商隐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对花、酒、晚霞等意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享受与感悟。开篇以“寻芳不觉醉流霞”引入,展示了在花下饮酒的快乐与迷醉,流霞的美丽与醉意交织,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随后“倚树沉眠日已斜”描绘出一种恍惚与放松的状态,似乎在传达一种对世俗烦恼的逃避和对自然美的沉醉。

而后两句“客散酒醒深夜后”,则带出了一种时间的流逝和孤独感,酒醒后的深夜,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与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更持红烛赏残花”则是诗中情感的高潮部分,红烛的光辉照亮了残花,象征着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寻芳不觉醉流霞:在寻找花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沉醉于流动的晚霞。
  2. 倚树沉眠日已斜:靠在树下,沉沉入睡,夕阳已慢慢西斜。
  3. 客散酒醒深夜后:朋友们散去,酒意已醒,已是深夜。
  4. 更持红烛赏残花:再点起红烛,欣赏那已凋零的花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醉意与流霞相结合,描绘了醉酒后的恍惚状态。
  • 对仗:如“寻芳”与“赏残”形成对比,强调寻觅与欣赏的不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醉酒、沉眠与赏花的描写,传递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短暂生命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美好与生命的短暂。
  • :代表生活的欢愉与放纵。
  • 红烛:象征着温暖与记忆的延续。
  • 流霞:象征着美丽与瞬息万变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流霞”指的是什么?
    A. 水波
    B. 晚霞
    C. 云彩

  2. “倚树沉眠”中的“沉眠”是什么状态?
    A. 清醒
    B. 入睡
    C. 思考

  3. 诗中表达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悲伤
    C. 怀念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商隐的《花下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前者更注重感性与醉意的描写,后者则倾向于理性的宁静与幽远,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李商隐诗选》
  3.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山园四咏·雅志堂 山堂鞏先生挽诗三首 山堂鞏先生挽诗三首 山居二首 山居二首 山间晓望 闰七夕呈谯内知舍人 闰七夕 如山堂二首 如山堂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病字头的字 见风使船 靑字旁的字 黎丘丈人 瓜结尾的成语 田父之功 包含喔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舞文枉法 辨人 齊字旁的字 臀疣 女字旁的字 脆败 斩焉 奋身不顾 手无寸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