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4:32
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
作者: 皎然 〔唐代〕
鲁公邀省客,贫寺人过少。
锦帐惟野花,竹屏有窗筱。
朝行石色净,夜听泉声小。
释事情已高,依禅境无扰。
超遥长路首,怅望空林杪。
离思从此生,还将此心了。
鲁公邀请省里的客人,然而在这贫困的寺院里,来访的人却很少。
锦帐之中仅有野花,竹屏后面是窗外的竹子。
早晨走在石路上,路面显得格外干净;晚上听着泉水的声音,细小而清幽。
释放心中的烦恼已经很高远,依照禅的境界不受干扰。
在遥远的长路起点,怅然望着空旷的树林顶端。
离别的思绪就此滋生,再也不愿对这颗心有牵挂。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多不详,但其诗文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送别友人之时,表达了作者在贫寺之中对世事的思考,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感慨,反映出当时唐代士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理解。
皎然的这首《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通过描绘贫寺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简朴而深远的情感。诗中对环境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鲁公邀省客”,将读者带入一个交际场景,然而随之而来的“贫寺人过少”,不仅揭示了现实的冷清,也为后文的情感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的“锦帐惟野花,竹屏有窗筱”,通过对比富丽的锦帐与简单的野花,展现了一种简约而真实的美,反映了诗人对奢华生活的淡泊。
“早行石色净,夜听泉声小”,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晨曦与夜晚的不同体验,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与倾听,体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释事情已高,依禅境无扰”,则是诗人对人生的领悟,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在离别时的情感愈加浓烈,最后的“离思从此生,还将此心了”,道出人们在离别之际所产生的思虑与情感的解脱,给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释然。
逐句解析:
鲁公邀省客,贫寺人过少。
描述了鲁公邀请客人,但寺院却显得冷清,暗示社会的现实与人情的淡漠。
锦帐惟野花,竹屏有窗筱。
用锦帐与野花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
朝行石色净,夜听泉声小。
早晨的石路干净,夜晚的泉水声清幽,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释事情已高,依禅境无扰。
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释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超遥长路首,怅望空林杪。
描绘了在漫长的旅途中面临的孤独与感伤。
离思从此生,还将此心了。
结束时的思绪,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内心的释然。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离别的感慨,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贫寺”与“锦帐”形成了什么样的对比?
“离思从此生”中的“离思”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而皎然的诗则显得更加内敛与沉静。
通过对这首诗的全面分析,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皎然的情感世界和诗歌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