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兴六首 其五》

时间: 2025-05-05 05:37:20

诗句

白云琅玕色,一片生虚无。

此物若无心,若何卷还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7:20

原文展示:

白云琅玕色,一片生虚无。此物若无心,若何卷还舒。

白话文翻译:

白色的云彩呈现出琅琊般的色彩,仿佛在虚无中生出一片。这样的事物如果没有心思,又怎能自如地卷起和舒展呢?

注释:

  • 琅玕:古代美玉的一种,形容白云的颜色晶莹剔透,极具美感。
  • 虚无:形容一种无形无状的状态,表示空灵、无物的状态。
  • 卷还舒:卷起与舒展,形容云彩变化的过程。

典故解析:

“白云琅玕色”可以看作是对自然美的描绘,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云彩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象征着变化和无常,结合“此物若无心”可以引申出对生命状态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皎然(约730年-799年),唐代诗人,字景光,号皎然。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表现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盛世,社会文化繁荣,文人墨客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和谐,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云彩及其变化的观察与思考,透过自然之美反映人心的复杂。

诗歌鉴赏:

《杂兴六首 其五》是一首极具哲理性的诗作。诗中描绘了白云的美丽与变化,用极简的语言表露出深刻的思考。开头的“白云琅玕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云彩的色彩与美感直接呈现出来,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而“此物若无心”,则引入了对云彩存在意义的思索,暗示了生命中的许多事物虽然美丽,却可能缺乏内在的情感和意志。

诗的最后一句“若何卷还舒”,不仅描绘了云彩的变化,更引发读者对生命状态的反思。云彩的卷舒自如,似乎在问:如果没有心思和情感,生命又如何能体验到这份变化的美妙?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悟,也是对人自身的深刻提醒,提示人们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找到平衡,追求内心的充实。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成功,云彩的变化隐喻着人生的起伏,既有自然的美感,也有哲学的深邃。通过对“白云”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心灵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云琅玕色:以美玉色彩形容白云,传达了云彩的美丽。
  2. 一片生虚无:描绘云彩在空中漂浮的状态,给人一种无物的感觉。
  3. 此物若无心:提出疑问,暗示云彩的存在是否具备意识。
  4. 若何卷还舒:云彩的变化如同人生的起伏,反思其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云比作美玉,增强视觉效果。
  • 拟人:云彩被赋予了“无心”的特性,探讨生命的意义。
  • 对仗:前后句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对生命状态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充实与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变化、自由与无常。
  • 琅玕:象征美与珍贵,暗示事物的表面光鲜。
  • 虚无:象征一种哲学思考,反映存在的本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琅玕色”指的是什么? A. 绿色 B. 白色 C. 红色

  2. 诗人用“卷还舒”来形容什么? A. 树叶 B. 云彩 C. 河流

  3. 诗中提到的“无心”是指什么? A. 物体没有感情 B. 物体没有颜色 C. 物体没有形状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但更注重于宁静与心灵的和谐。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而浓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故正议李公挽词 其一 故枢密郑公挽词 其三 故枢密郑公挽词 其二 故枢密郑公挽词 其一 蜀僧法聪率然叩门乞诗送行 送聪师往蜀中乞钱 梅花八首 其二 梅花八首 其一 次韵倪巨济夏夜二首 其二 次韵倪巨济夏夜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源源不断 束浪 血字旁的字 至至 同心僯力 釒字旁的字 重理旧业 包字头的字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龠字旁的字 放火烧山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束手无术 皿字底的字 抔弥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徙薪曲突 包含郑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