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9:43
送薛大夫和蕃
作者: 孙頠 〔唐代〕
亚相独推贤,乘轺向远边。
一心倾汉日,万里望胡天。
忠信皇恩重,要荒圣德传。
戎人方屈膝,塞月复婵娟。
别思流莺晚,归朝候雁先。
当书外垣传,回奏赤墀前。
这首诗表达了对薛大夫的赞美与祝福。他在朝廷中被重用,乘坐华丽的车马,奔赴远方。他心中倾注的是对汉朝的忠诚,远望的是北方胡人的天空。他的忠诚和信任在皇帝的恩宠中显得尤为重要,希望能将圣德传承下去。戎人已经开始屈膝投降,夜空中月光依旧美丽。离别时思念的情绪如同晚归的莺鸟,等待归来的大雁先行到达。希望将来能在外墙传递书信,向皇帝奏报喜讯。
孙頠,字君冕,唐代人,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与诗人,曾任宰相,因其忠诚和才能受到皇帝的器重。他的诗歌风格以豪放、深情著称。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之后,国家动荡不安,诗人与薛大夫的交情深厚,表达了对其出征的支持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忧虑。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现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首联“亚相独推贤,乘轺向远边”简洁明了,直接表达了对薛大夫的赞美以及其出征的情景。接下来的句子“一心倾汉日,万里望胡天”则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现了作者对汉朝的忠诚与对北方胡人威胁的忧虑。
全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尤其是“别思流莺晚,归朝候雁先”的描绘,生动地传达了离别的惆怅与思念的情感。最后一句“当书外垣传,回奏赤墀前”则将个人期望与对国家的忠诚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仗,展示了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的关心,是一首兼具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的作品。
整首诗体现了对友人的祝福、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表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切关怀和对友谊的珍视。
“亚相独推贤”中的“亚相”指的是?
A. 皇帝
B. 副宰相
C. 大臣
诗中提到“流莺”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思念
C. 愤怒
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
A. 个人名利
B. 友情与家国
C. 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