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3:1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3:19:06
宿烟含白露
作者: 孙頠 〔唐代〕
析析有新意,微微曙色幽。
露含疏月净,光与晓烟浮。
迥野遥凝素,空林望已秋。
著霜寒未结,凝叶滴还流。
比玉偏清洁,如珠讵可收。
裴回阡陌上,瞻想但淹留。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新鲜而宁静的感觉。晨曦微微透出幽暗的色彩,露珠凝聚在稀疏的月光中,晨光与淡淡的烟雾交融在一起。远处的田野显得清淡而宁静,空旷的树林已经透出秋天的气息。霜虽已降临,但寒意还未完全凝结,树叶上的露水滴滴流淌。那露珠比玉石更加清洁,如同珍珠般难以收拢。在小路上徘徊,凝视着这些景象,使我不禁沉醉其中。
孙頠,字子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与清新自然的景象。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清晨的时刻所作,诗人通过描绘晨露、月光和秋林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这首《宿烟含白露》展现了诗人对清晨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诗的开篇描绘了清晨的微光与露水,给人以清新之感,而后通过对疏月和晨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进一步引入了秋天的意象,表现出季节更替带来的淡淡忧伤与感慨。整首诗字句流畅,意象丰富,既有清晨的新鲜气息,又有秋天的萧瑟,加之“比玉偏清洁,如珠讵可收”的比喻,更是将露水的纯净与美好推向了极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沉思,令人在欣赏自然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哲理的深邃。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诗中提到的“露含疏月净”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比玉偏清洁”中,作者用什么比喻来形容露水的清洁?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