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范景仁和赐酒烛诗复次韵谢之》

时间: 2025-05-06 02:14:12

诗句

笙磬分均上下堂,游鱼舞兽自奔忙。

朱弦初识孤桐韵,玉琯犹闻秬黍香。

万事今方咨伯始,一斑亦我愧真长。

此生会见三雍就,无复寥寥叹未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4:12

原文展示:

笙磬分均上下堂,游鱼舞兽自奔忙。
朱弦初识孤桐韵,玉琯犹闻秬黍香。
万事今方咨伯始,一斑亦我愧真长。
此生会见三雍就,无复寥寥叹未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大的宴会,笙和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回荡在上下的大厅里,游动的鱼儿和奔跑的兽类似乎也在为宴会增添热闹。朱色的琴弦第一次与孤独的桐木音韵相识,玉制的乐器仍能闻到稻谷的香气。万般的事情如今才向长者请教,而我也对自己的不足感到羞愧。此生与三位皇帝的会面已然成真,再也无需感叹人生的无常。

注释:

  • 笙磬:笙是一种传统乐器,磬是打击乐器,二者常用于古代乐队中。上下堂指的是宴会的场所。
  • 游鱼舞兽:形象地描绘了宴会中的热闹景象。
  • 朱弦:朱色的琴弦,象征着音乐的美好。
  • 孤桐韵:古琴的音韵,孤桐则指古琴的材质,意指高雅的音乐。
  • 玉琯:用玉制作的乐器,象征着高贵。
  • 秬黍香:指稻谷的香气,象征丰收。
  • 万事今方咨伯始:表达了向长者请教的谦逊态度。
  • 三雍:指的是三位皇帝或高位者,象征着荣华富贵。
  • 未央:古代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书法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常通过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的时期,尽管身处逆境,他依然能在酒宴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苏轼的这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热闹场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笙磬分均上下堂”,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的音乐氛围,随后“游鱼舞兽自奔忙”进一步增强了宴会的生动感,似乎将读者带入了场景之中。朱弦与孤桐的结合,象征着艺术的相遇与共鸣,反映出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接着,诗人提到万事向长者请教,表现了他谦逊的一面,也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考。在与三位皇帝的会面中,苏轼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传达出即使在逆境中,也要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的描绘,隐喻了人生的丰富多彩,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笙磬分均上下堂:音乐声在上下两层的大厅里响起,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2. 游鱼舞兽自奔忙:宴会热闹非凡,仿佛连鱼儿和兽类都在为此欢腾。
  3. 朱弦初识孤桐韵:朱色的琴弦与孤独的桐木音韵相遇,象征着艺术的结合。
  4. 玉琯犹闻秬黍香:高贵的乐器散发着丰收的香气,暗示着生活的美好。
  5. 万事今方咨伯始:对生活的认识和学习是一个不断的过程,谦逊地向长者请教。
  6. 一斑亦我愧真长:虽然自己有一些成就,但仍感到不足。
  7. 此生会见三雍就:与三位高位者的会面,象征着人生的成功。
  8. 无复寥寥叹未央:不再感叹人生的无常,而是充满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宴会与自然万物结合,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通过乐器、鱼、兽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生动的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在面对人生的无常时,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笙磬:象征音乐和和谐。
  • 游鱼舞兽:象征生命的活力和热闹。
  • 朱弦:象征艺术的美好。
  • 玉琯:象征高贵与纯洁。
  • 秬黍香:象征丰收与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朱弦”是指什么? A. 颜色
    B. 乐器
    C. 人物

  2. “游鱼舞兽自奔忙”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A. 安静的夜晚
    B. 热闹的宴会
    C. 悲伤的离别

  3.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三雍”指的是: A. 三位朋友
    B. 三位皇帝
    C. 三种乐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宴会》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两首诗都表现了对饮酒的热情,但苏轼更注重宴会的环境和音乐的和谐,而李白则强调豪放的饮酒精神。

  • 杜甫《宴会》:与苏轼的作品相比,杜甫更注重现实的苦难与人情的冷暖,展现了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咏梅杂诗 其六 咏梅杂诗 其三 咏梅杂诗 其一 梅花七律 其二十四 梅花七律 其十九 梅花七律 其十八 梅花七律 其十七 梅花七律 其十六 梅花七律 其十四 梅花七律 其十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五毒俱全 魚字旁的字 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仰视俯育 婆娑起舞 指驳 揪辫子 文檄 臣字旁的字 舍短用长 羊字旁的字 先斩后闻 趘屴 鬿鬿 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包含镫的词语有哪些 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