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2:2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2:26:06
作者: 苏轼 〔宋代〕
嗟予亦何幸,偶此琳宫居。
宫中复何有,戢戢千函书。
盛以丹锦囊,冒以青霞裾。
王乔掌关钥,蚩尤守其庐。
乘闲窃掀搅,涉猎岂暇徐。
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
心闲反自照,皎皎如芙蕖。
千岁厌世去,此言乃籧篨。
人皆忽其身,治之用土苴。
何暇及天下,幽忧吾未除。
唉,我有什么好运,偏偏能够住在这个琳琅满目的宫殿中。
宫殿里又有什么呢,整齐地放着千函书籍。
这些书被盛放在华丽的锦囊中,外面披着青色的霞衣。
王乔掌握着钥匙,蚩尤则看守着他的庐舍。
我乘闲暇时偷偷翻乱,哪里有时间细读呢?
至人只需领悟一句话,道理由心中空灵而生。
心若闲适自然照见,皎洁如同芙蕖。
千年来厌倦世俗,这些话却像竹编的器具。
人们都忽视了自己,治理却要用土和草。
何时能关心天下,幽幽的忧愁却仍未消除。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历任多地官员,也因政治原因遭贬,生活中经历了许多磨难。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苏轼闲居于某地时写成,表现了他对道理的思考和对世俗生活的感悟。诗中通过对“道”的探讨,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读道藏》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反映了苏轼对人生和道理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嗟予亦何幸”引入,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感慨,似乎在自问自答,自己为何能居于这样富丽的环境中。接着,诗人描绘了宫中藏书的情景,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精神的追求。
诗中提及的“王乔掌关钥,蚩尤守其庐”,暗示着对智慧和道理的守护与珍视。接下来的“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更是强调了智慧的内在,指出真正的道理并不在于外物,而在于内心的领悟。
诗的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内心自省的向往,揭示了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常常忽略自我,无法关注内心的真实感受。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调,展现了苏轼对道理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哲思,启示人们在纷扰的世间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意象的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苏轼对道理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启示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重视自我内心的感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在《读道藏》中表达了对哪些事物的反思?
“王乔掌关钥”中的“王乔”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