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9:43
失题三道
——苏轼
木落沙明秋浦,
云卧烟淡潇湘。
曾学扁舟范蠡,
五湖深处鸣榔。
秋天的河边,树叶已落,沙滩清晰明亮;
云彩在淡淡的烟雾中悠然自卧,潇湘水乡的景色如此迷人。
我曾经向范蠡学习,驾着小舟在五湖深处游玩,
那里传来清脆的榔声,令人心旷神怡。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以诗文著称,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壮丽之作,也有细腻婉约的抒情诗。苏轼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屡遭贬谪,然而他总能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创作出大量传世佳作。
《失题三道》是苏轼在贬谪生活中所作,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个人自由的向往。在秋季的河边,苏轼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往昔游历的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苏轼的《失题三道》以其清新而又深邃的意境吸引读者。整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开篇的“木落沙明秋浦”,生动地描绘了秋日河边的景象。诗人在此刻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着,云卧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宁静的氛围,似乎可以忘却一切烦恼,沉浸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曾学扁舟范蠡”一句引入了历史人物范蠡,暗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憧憬,借用范蠡的故事,体现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这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碰撞,构成了该诗的情感核心。最后一句“五湖深处鸣榔”则以声音的意象结束,生动而富有画面感,给人以清新与愉悦的感受,似乎可以听到自然的低语与心灵的共鸣。
整首诗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
“木落沙明秋浦”中的“木落”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五湖深处鸣榔”中的“鸣榔”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乐器
C. 一种声音
D. 一种动物
苏轼的“曾学扁舟范蠡”提到的范蠡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文人
B. 军事家
C. 商人
D. 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