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8:45
掷柳迁乔大有情,
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春如锦,
多少工夫织得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织女辛勤劳作的感慨。诗中提到在洛阳的春天如同锦绣般美丽,仿佛在描绘着织造美好生活的过程,强调了辛勤工作的价值和成果。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少虞,宋代著名诗人,官至知州。他的诗作多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关注人间冷暖与自然景象的交融。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正值洛阳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莺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活的辛勤。诗的开头以“掷柳迁乔”揭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柳树的柔软和乔木的挺拔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随后的“交交时作弄机声”则将视线转向了劳动,织布机的声音传递出一种忙碌而充实的气氛,仿佛在诉说着每一位工匠的辛勤与坚持。
“洛阳三月春如锦”一句不仅描绘了洛阳春天的美丽,也隐喻着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春天的美景与织造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精巧的构思,将春天的美与劳作的价值紧密相连,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多少工夫织得成”进一步强调了成就背后所需的努力,令人深思。整体上,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价值的认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对劳动价值的强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交交时作弄机声”意指什么?
A. 鸟鸣声
B. 织布机的声音
C. 风声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劳动的辛勤与成果
C. 自然的变化
“洛阳三月春如锦”中的“锦”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美丽
C. 伤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