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3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8:29
颇闻四境有弦声,
雉傍人飞犬不惊。
在处棠阴应勿伐,
等闲花判亦流行。
掞庭子盍摛新藻,
绝廪落英。
台府诸公衡尺审,
春风荐子有谁争。
我听说四周都传来琴声,
野雉在旁飞翔,犬儿毫不惊慌。
在这棠树的阴影下应当不要砍伐,
那些随意飘落的花瓣也在流传。
在庭院里何不再施新绿,
让落花绝迹、落英无存。
台府的诸位公子用衡尺审量,
在春风中推荐的子弟,谁人能争?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紫微,南宋诗人,尤其以其豪放派的风格著称,作品多以咏物咏志为主,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切。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社会矛盾严重。诗人在创作中寄托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
刘克庄的《同安权县林丞和余二首趁韵答之》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诗的开篇,"颇闻四境有弦声",仿佛将我们带入一个琴声悠扬的宁静环境,弦声不仅是一种音乐的表现,更是一种自然和谐的象征。接着“雉傍人飞犬不惊”,描绘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的珍视。
“在处棠阴应勿伐”,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这份自然的恩赐,而不是随意破坏。接下来的“等闲花判亦流行”,则引发了对生命流转的思考,花瓣的飘落既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也是人生易逝的隐喻。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对人生、自然的哲学思考,尤其是在“春风荐子有谁争”的结尾,诗人呼唤人们珍惜生活中的美好,让我们在繁忙的社会中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雉傍人飞犬不惊”通过拟人化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思考,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竞争的现状。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弦声”最可能指什么?
“在处棠阴应勿伐”这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王维的诗歌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不过刘克庄更多地关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而王维则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融合。刘克庄的诗更具哲理性,而王维的作品更富有画面感和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