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4:53
自和徐潭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从今快活安斯寝,那复辛勤陟彼冈。
万而路曾双不借,四天下只一禅床。
宽如马驿名方丈,劣似鸡栖即客房。
自唱山歌樵牧和,底须论著学班扬。
从今往后要快乐地安居,不再辛苦攀登那高山。
即使有万条路也不再借助,天下只有这一个禅床。
这方丈宽广得像马驹的名字,简陋得像鸡栖息的客房。
我自己唱山歌,樵夫和牧童都来和唱,
到底应该怎样讨论学问与声扬呢?
刘克庄,字梦阮,号静斋,宋代诗人,以豪放的词风和严谨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此诗作于诗人在山中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士人多追求功名利禄,而刘克庄选择了隐逸,表现出其独特的人生观。
《自和徐潭二首》通过对比和对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生活的思考和选择。诗中,刘克庄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放弃攀登高山的辛苦,选择了安稳的居住环境。开头的“从今快活安斯寝”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心境,暗示他对过去辛劳的反思和对未来安宁的期待。
进一步分析,诗中提到的“万而路曾双不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方式的坚定选择,反映出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他不再依赖外在的名利,而是选择了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宽如马驿名方丈,劣似鸡栖即客房”,这两句通过比喻表现出方丈的宽广与简陋,体现了隐士生活的朴素且不失气度。
最后,诗人提到“自唱山歌樵牧和”,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乡土情感的依恋。整体而言,刘克庄以清新流畅的语言和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精神境界,传达了对世俗喧嚣的超脱与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以隐逸生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繁华的城市生活
B. 清净的隐逸生活
C. 辛苦的奋斗生活
“宽如马驿名方丈”中的“马驹”比喻什么?
A. 繁华
B. 自由与广阔
C. 简陋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快乐与宁静
C. 愤怒
答案:
刘克庄与王维的隐逸诗作,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刘克庄更加强调内心的安宁与自我选择,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哲思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