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湖》

时间: 2025-07-30 19:45:45

诗句

清带月华涵竹户,冷澄秋色照禅衣。

滔滔润物知多少,极目寒波瀁落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9:45:45

原文展示:

清带月华涵竹户,冷澄秋色照禅衣。
滔滔润物知多少,极目寒波瀁落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西湖景色:清冷的月光洒在竹门上,宁静的秋色映照着禅宗僧人的衣袍。浩浩荡荡的湖水,滋润着周围的万物,不知有多少生机。远望那寒冷的波浪,映着落日的余晖。

注释:

  • 带月华:月光的光辉。
  • 涵竹户:照耀着竹制的门。
  • 冷澄:清冷而明澈。
  • 秋色:秋天的景色。
  • 照禅衣:映照着僧人的衣服。
  • 滔滔:形容水流的声音,浩浩荡荡。
  • 润物:滋润万物。
  • 极目:尽量向远处眺望。
  • 寒波:冷冷的湖水波浪。
  • 瀁落晖:映照着落日的余晖。

典故解析:

诗中“月华”与“禅衣”结合,体现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色的交融。月光被视为清静与智慧的象征,禅宗的氛围则充满宁静与哲思,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思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智圆,宋代僧人,擅长诗歌创作,作品常以自然景色和禅理相结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清冷的秋夜,诗人可能在西湖畔静坐,感受自然之美,思索生命与宇宙的关系,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歌鉴赏:

这首《西湖》以清新的意象和宁静的氛围,展现了秋夜西湖的独特魅力。诗的开头,清冷的月光透过竹门,映照着僧人的衣袍,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气氛。接着,诗人描写了湖水的浩荡,似乎在思考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和无尽的变化。最后一联“极目寒波瀁落晖”,不仅描绘了湖面波光粼粼的美景,更引发了人们对时光流逝与生命短暂的思考。整首诗气韵流畅,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带月华涵竹户:月光清冷,透过竹门,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冷澄秋色照禅衣:清冷的秋色映照着僧人的衣服,展现出一种和谐美。
  3. 滔滔润物知多少:湖水滔滔,滋润着周遭万物,象征着生命的滋养。
  4. 极目寒波瀁落晖:远望湖面波光,映照着夕阳的余晖,表达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月华”和“秋色”的对比,展现夜晚的美丽与宁静。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竹户”、“禅衣”等意象,传达出禅宗文化的影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传达出超然物外的宁静心境。

意象分析:

  • 月华:象征着冷静与智慧,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 竹户:代表着自然和朴素的生活,体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禅衣:体现出宗教的元素,象征着修行与思索。
  • 寒波: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落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瞬息万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清带月华”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明亮的阳光
    B. 朦胧的月光
    C. 皎洁的星光

  2. 诗人写的“寒波”是什么意象的象征?
    A. 热情
    B. 生命的流动
    C. 静谧

  3. 诗中提到的“禅衣”代表了什么?
    A. 诗人的衣服
    B. 禅宗修行的象征
    C. 普通的衣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2. 李白的《静夜思》
  3.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独特美景,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表现人和自然的和谐,而释智圆的《西湖》则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哲学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精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与文化》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西湖》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查询

游洞灵观 将归旧山留别 姑苏台怀古 过栎阳山谿 山中秋夜喜周士闲见过 戏题山居二首 南山别僧 读苏属国传 长安早春言志 夏日宴九华池赠主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字旁的字 遴选 弱冠之年 谋及庶人 耳刀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蜜的词语有哪些 骑者善堕 无任徒 鹵字旁的字 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你倡我随 出人意外 韦字旁的字 像貌 居不重席 文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