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4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5:39
悼亡三首 其三
作者:梅尧臣
从来有脩短,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从古至今,生命的长短是有定数的,哪里敢去询问苍天呢?
看尽了人世间的女子,没有人比她更美丽又贤良。
即使愚者能够长寿,为何不借用他们的年限呢?
忍心把如此珍贵的宝藏,埋葬在九泉之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著称。梅尧臣的诗歌多以抒情为主,尤其擅长悼亡诗,表现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创作背景
《悼亡三首》是梅尧臣为悼念其妻而作,诗中表现了对妻子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理想与对家庭的重视。
《悼亡三首 其三》是一首深情的悼亡诗,诗人通过对生命的思考、对爱人的赞美,表达了难以言喻的悲痛。全诗的开头两句,从“脩短”引入生命的哲理,表明生命的长短是由天命所定,诗人对此既无奈又无言。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逝去爱人的回忆,强调她的美丽与贤良,展现了诗人对她的无尽怀念。最后两句则通过设问表现出对愚者长寿的无奈,表达了对爱人被埋葬的痛苦,珍贵的情感如同连城之宝,令人心痛不已。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意象鲜明,表现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和对爱情的深切怀念。梅尧臣以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把悼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对失去的痛苦以及对已故之人的美好追忆。
逐句解析
从来有脩短,岂敢问苍天。
诗人意识到生命的长短是由命运决定的,自己并无权去质问。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经过对世间女性的观察,诗人认为已故妻子是最美丽和贤良的,表达了对她的独特赞美。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即使愚者长寿,诗人也希望能借用他们的年限来换回爱人的生命,显示出对生命的渴望。
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诗人无法忍受如此珍贵的爱被埋葬在阴间,流露出对生命与爱情的深切遗憾。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已故爱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强调了爱情的珍贵与对命运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脩短”指的是什么?
A. 寿命的长短
B. 爱情的深浅
C. 财富的多少
D. 友情的真伪
诗中提到的“美且贤”是指?
A. 诗人的理想女性
B. 诗人的母亲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的姐姐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生命的赞美
B. 对爱情的怀念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