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36
班班上川羽,薄暮未安巢。
扰扰方外士,岁晏游远郊。
正值风霜急,晚冰随处敲。
何时居岩下,都把尘事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冬交替的景象:川上飞鸟成群,傍晚时分还没有归巢;外面的游子心绪烦扰,随着岁末年初的到来,游荡在远郊。正值风霜骤至,晚上的寒冰到处敲打着;何时才能在山岩下安居,抛弃那些琐碎的尘世烦恼呢?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梦符,号惭庵,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困惑交织的时期。梅尧臣作为士人,常常感到仕途的无奈与内心的烦扰,诗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世俗烦恼的逃避。
《文曜师之南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空下的情感状态和内心挣扎。开篇以“班班上川羽”引入,勾勒出自然的宁静与生机,但随即转入“薄暮未安巢”的情景,暗示了归属感的缺失。接着“扰扰方外士”则揭示了诗人的心境,他虽身处山林,却无法摆脱世俗的纷扰,体现了游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岁晏游远郊”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岁末的到来让人不由得回首往事。在“正值风霜急”的描写中,寒冷的气候与内心的孤独相互映衬,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忧虑。而“何时居岩下,都把尘事抛”则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隐居山岩,远离尘世,成为诗人心中理想的归宿。
整首诗在时空的转换中,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内心的追寻,抒发了对宁静与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渴望逃离繁杂的尘世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生活困境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班班”指的是:
A. 鸟群 B. 人群 C. 云彩
答案:A
“薄暮未安巢”中的“安巢”是什么意思?
A. 归家 B. 安静 C. 休息
答案:A
诗人对“尘事”的态度是:
A. 想要追求 B. 渴望抛弃 C. 忽略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文曜师之南徐》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梅尧臣更加突出对内心烦扰的反思,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态度。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