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0:49
春来濯濯江边柳,
秋后离离湖上花。
不羡千金买歌舞,
一篇珠玉是生涯。
春天来临时,江边的柳树柔嫩而翠绿,
秋天过后,湖面上的花朵逐渐凋零。
我不羡慕那些用千金购买的歌舞,
因为一篇珠玉的诗篇就是我一生的追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千金买歌舞”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奢华生活的追求,而“珠玉”则是对诗歌和文化艺术的珍视。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漠,以及对精神文化追求的重视。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涵盖诗、词、文等,风格洒脱,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正值他人生低谷。尽管生活拮据,苏轼却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表达了他对物质生活的超然态度。
这首绝句以春秋两季的自然景象为引子,描绘了江边的柳树与湖上的花朵,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变化。诗人通过对比,不仅呈现出四季的轮回,更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在对“千金买歌舞”的否定中,诗人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他认为精神上的满足与文化的享受远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诗中的“珠玉”象征着高雅的诗文,表明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在整首诗中,苏轼以简练的语言、清新的意象,传达了深邃的哲理与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文化追求的执着,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天的意象是什么?
A. 柳树
B. 花朵
C. 江水
诗人对什么持否定态度?
A. 诗歌
B. 物质财富
C. 自然景色
诗中“珠玉”指的是什么?
A. 金钱
B. 诗文
C. 首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都强调了对精神生活的重视,但李白更多的是豪放与放纵,而苏轼则是淡泊与内敛。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推荐书目: